年榜留言
众所周知 UPEE 的年榜发布一直都很迟,不知不觉连格莱美奖已经颁完,好像所有人都进入迎接 2024 年新音乐的气氛之中——然而,在无人在意的角落里,UPEE 编辑部的2023年最佳发行年榜还在生产中。所幸即便公历年已经进入 2024,农历新年还有几天可以抓紧(关注 UPEE 已经有一段时间的读者们可能会觉得眼熟,因为确实我们去年也是赶在农历新年前发的)。过去的一年好像有不少值得被记住的年度佳作,也似乎整体来看不尽胃口,本期就与大家一同分享 UPEE 的 2023 年发行甄选。
30.馬 - betcover!!
在更短的篇幅以内压缩更多的情感,更多的放克、爵士元素的另类摇滚盛宴,半小时以内的绝佳听感体验,伴随主唱依然具有感染力而灵活的歌唱表现,仅仅在“卵”发行十个月后便面世,是一如既往的佳作。专辑维持高energy的姿态并在收尾时用温柔的民谣收尾,并持续贯彻在前作便已经常见的一种独属于日本的“复古感”,尤其track 6和track 7的旋律和编曲包括唱腔似乎都在歌颂和瞻仰一个逝去的时代。整张专辑采用的一种更“混浊”的听感是对氛围的营造有效的加分项。柳瀬二郎完全知道如何成功地用音乐来渲染情绪。(文 / DPFM)
29.Chill Kill - Red Velvet
如果说《The ReVe Festival: Finale》用甜美的旧日旋律,摇摆节奏继承了正规一《The Red》的黑人特质,这张的冷感制作和大量弦乐、Synth编曲则完全延续着正规二的白人风格。同名曲在实验和继承过往风格之间寻求折中,用小拼接和化繁为简的精细制作成为了19年之后最好的一次主打。B面曲质量足以让今年回归的大部分组合望尘莫及,最主要的原因是五位成员扎实、具有足够特色的人声演唱,让组合在选曲上更加大胆,制作也有了更多发挥空间。Red Velvet在其跌宕起伏的职业生涯第九年,还能推出一张质量上佳且极具组合特色的全长专辑,无疑是今年乏味的K-Pop领域中最值得嘉奖的存在,几乎可以说,这就是今年K-Pop最好的一张全长专辑。(文 / 辩解莉莉周)
毫无疑问这是SM目前能做出来的最好的专辑,在乏味的2023年她们是让人安心的存在,好在SM没有蠢到砸烂Red Velvet这张招牌,Red Velvet本身的vocal水准也能支撑起所有大胆的制作。承接二专的制作思路却展现出她们艺术人格中现实的一面,出道多年还在完善团体的艺术人格已是难能可贵而她们更是用演唱将这一面扩大成一种真实写照,主打曲一句简单的“don't think about tomorrow”进化成现代人的集体情绪她们已经做到了大多数人无法做到的成就。(文 / 亚历山大在天堂)
28.SUPERNOVA - Ralphie Choo
吸收Frank Ocean的极简主义碎片流行和Rosalía的舞曲元素城市音乐,处女作《SUPERNOVA》令人感到出乎意料的满意和享受。Ralphie Choo杂乱无章的片段化处理和晦涩的文本创作将流行音乐更进一步,带来了新世代音乐的文艺复兴。(文 / TQ)
27.Fountain Baby - Amaarae
大胆的流派融合可以做出引人入胜的流行乐,但Amaarae的炼金实验收益递减。她在前专找到自己的音乐风格,兼具艺术性与通俗性,但新专有一点流于形式主义的嫌疑。《THE ANGEL YOU DON'T KNOW》的Afrobeats和hiplife节奏感染力十足,那是血液中流淌的groove。但眼下,这张专辑似乎像一个错位的注脚。Fountain Baby的解渴来自新奇,但让听众渴望深度。当然,歌词只是一种夸张的表现手法,但Amaarae作品中频频涉及金钱,以物质定义自我与关系的做法也在内容层面上流于世俗。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拥有特色vocal和独特音乐追求的她,音乐探索之旅远未结束。(文 / 马修)
26.WOW - Kate NV
Kate NV在这里化身成童话世界里的仙女,她用极简主义的弹跳的塑料音色的鼓点与古灵精怪的电子音效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而在挥动着翅膀遨游时,她的吟唱与怪叫也时远时近地在耳边舞蹈。管弦乐也是童话王国仪仗队式的,一起诙谐地合奏着。当她把珍藏的玩具音色一股脑地从宝箱里倾倒出来,如同卷起一场缤纷的彩色风暴。请在异次元的王国里尽情欢笑。 (文 / 金子)
25.Red Moon in Venus - Kali Uchis
继续 Kali Uchis 在 Alternative R&B 之中坚持 atmospheric 与 urban 感间实现本土化的制作思路,在充满迂回与模糊的听感历程之中依旧有灵活与饱满的呈现,Kali Uchis 历来的能量与气场在《Red Moon in Venus》之中带来了更具信心的演绎,却没有一丝作态。这张专辑之中的 Kali Uchis 仿佛来到创作力的蓬勃时刻,让听众相信这时候成为她的乐迷还不算错过。(文 / 石田吉藏)
24.After the Magic - Parannoul
非常吵的梦泡,尤其《We Shine at Night》之前旋律听感较差,比较喜欢《Parade》的编曲。《Parade》之后《Sketchbook》急转直下,前两分钟的电音让人不明所以,之后的歌曲都有些索然无味了。(文 / HuYOYO)
来自韩国的年轻独立乐队 Parannoul 在出道的第三年发表了这张广受赞誉的作品。他在这张专辑中用具有实验性的噪音和密不透风的吉他声墙营造出了梦幻的氛围,其中渗透着旋律优美的吟唱,音乐整体上完成度很高,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去年的Ants Up From There,也是年轻乐队的作品,也是一张足够杰出的摇滚专辑,不过Parannoul并不像BCNR那样注重古典化、爵士化的演奏方式,相比之下,Parannoul的作品更加简洁、清晰,在白色薄雾中将人的情绪迅速笼罩住……(文 / 阿BC的EFG)
23.With a Hammer - Yaeji
Yaeji用她天马行空的地下电子音乐创作为我们了一场关于内心斗争的戏剧,在不同材质堆叠的音乐中可以听到规则秩序与情绪损耗的探讨,东亚身份与移民经历的创伤表达以及用符号化的表达方式进行了一场独特大瞻的情绪震荡。这是一张完整度与实验性兼容的电子音乐专辑,Yaeji的艺术人格与私人表达都在她高超的技术创意中坦然露出。(文 / Issac99)
22.Raven - Kelela
另类R&B女歌伶Kelela在她第二张正式专辑《Raven》中,将思想视角凝聚酷儿黑人女性群体。音乐氛围化和激烈的舞曲如同水乳般交融,为听众带来全新且流畅的听觉体验。专辑选择为少数弱势群体发声,在高水准的演奏中寻求更深层次的精神力量。(文 / TQ)
21.Praise A Lord Who Chews But Which Does Not Consume; (Or Simply, Hot Between Worlds) - Yves Tumor
相较于《Heaven to Tortured Mind》,Yves Tumor在这一张专辑之中变得更加迂回,收敛锋芒更有一种文火慢炖、细致手作的厚实,在更多Art Punk与Dance Punk的基调之中延续了在暗色之间绽放“Glam”的路线,成为Yves Tumor生涯中一张有所回落却又有基本发挥的作品。(文 / 石田吉藏)
20.All of This Will End - Indigo de Souza
独特的人声处理方式无疑是《All of This Will End》最大的亮点之一,高人声均衡带来的失真温暖而不尖锐,与真挚、内省的词作相得益彰。“Time Back”贡献了2023年最华丽的专辑开场之一,除了刚才所说的人声处理以外,细致的和声编排同样值得注意。Indigo de Souza的唱法足够天马行空,足够dramatic,甚至有时带着一丝歇斯底里,这不禁让人联想到Wednesday在同期专辑《Rat Saw God》中的表现。有所区别的是,Wednesday的作品中配器占据了绝对的主导,而在这张专辑里更多是陪衬的作用。Indigo de Souza擅长在歌曲的高潮部分嵌入格言式的短句,比如”don’t bleed me dry, we are the capsized”, “Come alive in the night time”等,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 / DH)
19.Ulaan - Enji
减轻 Jazz 的基调,把更多前卫感的内容让位给 Folk 与 World Music,构建起在广阔之中动静兼具的属于蒙古的独特音景。在氛围层次之中有仔细的配器安排,通过协调的编排展现一种由浅至深的感官体验,这样的音乐并没有“外来者的刻奇”感,它以一种本土视角的姿态展开怀抱,并在意识的主导之下完成了传达,让所有可能带有实验色彩的元素都展现出接地气与亲和力。《Ulaan》也因此能给所有听众呈现舒服的感受,以及不费力又留下痕迹的感动。(文 / 石田吉藏)
18.the record - boygenius
boygenius 的首张专辑是柔软和坚强的结合。三位艺术家的合作不仅保留着各自的风格特色,也充满着无比默契的协助和配合。通过展现爱,脆弱忧郁与情感包容,boygenius组合以新时代朋克气质展现出女性的卓越力量。(文 / TQ)
17.Sundial - Noname
《Sundial》之中的 Noname 继续以一种充满她个人意识的方式走向“词匠”道路,在温暖又显刃脊的方式叙述她的异见,并在随性感之中流露出能量、严肃与胆识。“typical Concious Hip Hop production”在流动于韵律之间的制作带有这一思路所不能提供的精致细密的质感,于此 Noname 展开她对政治、社群文化、资本代表的诘问与攻击,简化的制作意识之中没有任何过余削减,在信息与听觉之上完成了统一的呈现,她无意成为“Afro Futurism”的拼图,也不追求刻意诠释 Jazz Hip Hop 之中的某一部分,在这种动机性、紧张感与放空感的角力之中 Noname 依旧击中了她想要的靶心,这就是恰好自信的表现。(文 / 石田吉藏)
16.Erotic Probiotic 2 - Nourished by Time
Marcus Brown的卧室流行乐听起来想让你相信生活真的很乏味和糟糕,然而这却是给予他音乐灵感的“情色益生菌”。作为今年的Pitchfork音乐节的首发音乐人,Marcus Brown闲庭信步地在舞台上展示自我,时不时捣鼓一下他的合成器,他冷酷的表情看起来像一个挣扎于20世纪的深思的哲学家。他向观众致谢时,表示自己从一年前的地下录音室到面向成千上万的人群显得不可思议。在音乐上,Nourished by Time作为Marcus的艺名高度总结了这位灵魂Freestyle歌手的风格,即从丰富的八十年代合成器音乐中汲取灵感。他的轻快浑浊的男中音伴随着打盹般的感觉,让旋律的转化显得毫不费力。在歌曲“Daddy”中,“I said I love you, you said whatever”经历了数次结构上的转换,直到戏剧化人声的出现将乐曲烘托至高潮。不过专辑《Erotic Probiotic 2》用充满现代主义的歌词避免了对合成器复兴的过度滥用,他的地下室录音工程和熟食店的工作经验使他成为他音乐气质的游荡的灵魂行者。(文 / TQ)
15.I Killed Your Dog - L' Rain
如今所有人都想成为摇滚明星。她的上张专辑Fatigue由其绚烂的器乐、实验取向的拼贴主义、丝滑朦胧的雨林氛围和破碎的非线性听感所定义,这张则大步迈向了更为粗粝的迷幻乐与摇滚乐:吉他在这张当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鼓的表现也被着重突出,先行曲Pet Rock便用满篇的摇滚三件套为整张专辑定下基调。尽管如此,她还是可以完全忽视掉流派的存在 ,信手拈来任何她想要的元素,集结了迷幻乐的所有形态与要素,并以一种天衣无缝、高度统一且具有实验精神的方式构建起这个美学的黑白大熔炉。在这张里面你可以听到摇滚、R&B、爵士、电子、新灵魂乐、民谣......但它却又不能被直接归类于其中的任何一者,以至于你可以直接用”最平易近人的实验音乐“去描述概括整张专辑,最终成果就是这张引人入胜、层次丰富、包罗万象的大胆作品,并为20年代的新迷幻乐成功树立起新的标杆。(文 / Pablo)
14.False Lankum - Lankum
当我们把繁复的编曲、华丽的旋律去掉,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这便是开场曲的开始告诉我们的——人声本身。在这个对音乐性和华丽的声乐技巧要求越来越大的时代,这个属于我们肉体的乐器自有它的力量,而重复则将这种力量更大地发挥出来……我第一首还没听完时写下了这样的开头,但我发现我可能错了。随着整张专辑的展开,一场巨大的、静谧的、暗流涌动的宗教仪式随之展开。他们的编曲也并不简单无聊,在爱尔兰传统的乐器和一种传统的民谣声音下,我们会听到带实验性的电子声音、环境声、无调性的声音,在这样独特的气质里,我甚至偶尔会出现一种奇怪的错觉——最常见的民谣吉他都好像变成一种完全不同的乐器。这样的组合甚至有时也可能是割裂的,但这也许正是他们想要的。我相信所有人都能在这张专辑的音乐或文本中找到一些令你喜欢的东西。(文 / SpOb)
13.This Stupid World - Yo La Tengo
当代独立摇滚的奇迹。你很难相信这会是一支成立了40年的老乐队在2023年制作出的作品,也很难相信这会是独立摇滚在2023年的一次新生。这张美妙的艺术品,就像是黑暗中一团扭曲的噪音,在晦涩而朦胧的意境中微微发光。深黑色的噪音墙笼罩住一切的声音,男女双主唱飘忽不定的声线,在简洁而干净的吉他旋律中旋转、漂浮着。噪音,又不止是噪音。(文 / 阿BC的EFG)
12.My Back Was a Bridge for You to Cross - ANOHNI and the Johnsons
非常传统的器乐编写,在演唱-词作-演奏三方面都恰到好处地做到了朴实而动人,minorities的敏感、深情和存在主义彷徨被写得淋漓尽致。(文 / GaranHollow)
世界正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变得越来越糟,艺术家ANOHNI似乎比任何人都更加了解这点。当她抨击并质问社会现象时,这感觉比将手枪举向太阳穴还要紧绷。时隔十三年,乐队ANOHNI and the Johnsons再度回归,拥抱更加深沉而厚重的灵魂乐。受到Marvin Gaye的专辑《What's Going On?》的启发,ANOHNI对比上张个人专辑激烈的电子专辑《Hopelessness》显得更加柔和且悲伤。但是她一系列的发问仍旧发人深省:社会保障,自然危机... 这些影响人类发展的核心问题伴随着游荡的电吉他,在ANOHNI优美的声线下化成了振聋发聩的宣言。不过所幸的是,我们能从ANOHNI近乎原始和不加修饰的人声中聆听出她的乐观和坚强。《My Back Was a Bridge for You to Cross》也许不能带我们前往更美好的世界,但它给予了一处圣地供所有灵魂以栖息。(文 / TQ)
11.Maps - Billy Woods & Kenny Segal
喜欢后半张大于前半张。Billy Woods镇定的flow听起来像一个在房间角落沉思着的旁观者,正如“FaceTime”中所描绘的一样。视角从奢华的房间切到窗外伴随Dubstep狂欢的人群,再随着音乐穿透墙壁回到叙述者本身,旅行途中所见的场景和画面跃然眼前。在充满意识流特点的文本和慵懒的jazz beat交织成的视听体验中,“上价值”的尝试(如分析手机和facetime的隐喻作用)变得无意义。Billy Wood词作上的巧思也体现在“Rapper Weed”中meta-reference的使用——“you can almost hear the black cackling”,与此同时背景里的黑胶唱片的燥响音愈发强烈。(文 / DH)
10.Radical Romantics - Fever Ray
这基本上可以直接预订全年最酷最邪的流行乐了。她做流行乐是真的从不会失手,制作细节饱满得吓人,又常常充满不拘一格的奇思妙想,旋律线写得古怪妖邪又出奇地悦耳,不似上专那样的激进、也没有如此多的俱乐部节拍,但部落节奏和邪典的工业巫毒风仍然是专辑最不可忽略的元素。最开始不喜欢最后一首歌,结果听着听着觉得这首直接把整专的美学升华到了一种creepy病态的程度;What They Call Us仿佛是直接从Plunge中走出来的曲子。基本上Olof制作的几首都是全专最好的曲子(再加上Vessel做的先行曲Carbon Dioxide),good job. 和Nine Inch Nails的合作倒没有想象中惊喜,还不如让Olof直接操刀制作整张专辑 (说到此真的很期待The Knife重组)。(文 / Pablo)
9.The Land is Inhospitable and So Are We - Mitski
Mitski新专真的是很好的秋令音乐。这里无疑有着Mitski生涯最佳的器乐编排以及最奢华的制作,但真正让这张突出并区别于Mitski过往专辑的是其极为含蓄隽永与诗意的传达:这里的每一个音符都极尽包裹着涓流般细腻内敛的忧郁感情与诗般的语言。美式乡村音乐与古典弦乐搭配在一起,好似在观看一部黑白的好莱坞老电影。在此她已经彻底蜕变为了一位诗人,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而这样慢热、平静与疏远内敛的作品也注定需要多次聆听才能够完全与之共情。值得一提的是这张的混音出奇地温暖和柔和,音量与声场被压得很小,动态处理得也很好,也许代表了她如今内心状态的转变:从热烈不安到平静安宁与从容淡定。Heaven是全专最好的一首。不过在我眼里Puberty 2仍然是她的最佳专辑。今年女性音乐人的势力真的过于强大。(文 / Pablo)
8.Again - Oneohtrix Point Never
当Aphex Twin、Danny Brown新作反响平平时,OPN又一次的自我梳理为低迷的Warp挽了下尊。从《Age Of》走来的Baroque美学和声音拼贴,波浪般的弦乐和俱乐部脉冲蒙上了金色光芒;后半张那些被扭曲的吉他演奏不难联想到他为Soccer Mommy制作的专辑,而收尾曲一如十年前的《Chrome Country》熠熠生辉。p4k的批评令人费解,怎么看都不会比上张大杂烩差(文 / Yi)
7.Desire, I Want to Turn Into You - Caroline Polachek
一张越来越升值的专辑,在全年比较下本身的流行价值也更被人注意,首专专辑尽显灵动的她在二专融合各种元素做出了最符合当代发展的流行音乐。从光芒万丈的intro到充满神圣感的outro她构画了一副现代都市的希腊神话,而又犹如希腊神话一样她的主题定在人本身的欲望上,唱得越神圣她的人性味就越浓烈,就越让人臣服于她。(文 / 亚历山大)
从封面在地铁列车的沙漠中爬行的姿态,到她在intro中一个转音跨越两个八度的姿态,都能体验到一种极致的勇敢,包括整张专辑的编曲和制作表现,都是大胆而昂扬的。这就是所谓的人性光明吧。希望你会喜欢她,她毕竟是不会离开的。(文 / DPFM)
同Radical Romantics一样是聚焦于欲望的专辑,但是色调更加明媚;从开始Ramona Lisa开始就一以贯之的超现实写作,让那些藏在隐喻下的指摘与内省变得温和;同时Caroline进步尝试了比Pang更激进的avant-pop尝试,但效果参差不齐。(文 / 豆豆)
6.Lahai - Sampha
在Miguel《Kaleidoscope Dreams》发行的13年后,Sampha用《Lahai》再次展现R&B/Neo Soul所具有“水质感形态”的另一种可能。他的音乐并不是“超现实”,只是用充满想象力的形式将自己的表达进行了合理的、意料之内却不走向虚空的拔高,从专辑的第一首开始你就足够了然这会是一场足够沉浸的心流体验。而《Lahai》毫不卖弄的精致更展现了六年后Sampha的成熟,即使是Gospel元素也得以“轻轻拿起,轻轻放下”,一整张的连贯与流畅在全专内省情绪的高度统一之下更给了听众完整想象的空间。显然的年度之作。(文 / 石田吉藏)
5.Rat Saw God - Wednesday
摇滚音乐已有数年都未曾听起来如此饱含细节和令人回味无穷,这张无论是在情感、歌词、作曲还是编曲层面全都做到了这一点。来自noise pop/ shoegaze的失真、轰鸣的电吉他噪音墙与恬静但同样粗犷、具有乡土气息的americana相互碰撞出这张富有激情的野心大作,迸发着内心最深处的热烈情感。这是一张沉重的专辑,Karly的歌词常常靠着沉浸式的叙事创造出一个接一个的逼真画面,仿佛一本由数个故事组成的短篇小说,每一首歌都深刻地刻画着不同的平凡人物形象,描绘着破败、颓废、孤独、压抑的美国乡村小镇生活,金句频出,并通过动静相宜、张弛有度、充满动态的编排与情绪的肆意宣泄制造出无穷的张力。吉他手MJ对巨大、猛烈和粗线条的吉他声音的追求使其光芒甚至超过主唱。90s经典独立摇滚声音在当代的难得再现。(文 / Pablo)
这支来自北卡罗纳州阿什维尔的美国独立摇滚乐队凭借其新专辑《Rat Saw God》迅速跃升成为闪亮的独立新星乐队。主唱Karly Hartzman用怪异的唱腔将黑暗童话般的乡村小镇故事娓娓道来,吉他手MJ Lenderman高超的吉他演奏技巧为专辑提供了不少亮眼色彩,以及那些令人振奋的鼓点缓急变化。在汲取九十年代和两千年的优秀独立乐队成果作为自身的音乐营养,Wednesday带来了他们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
无论是“Bull Believer”中沮丧地吟唱着派对上玩真人快打的画面和止不住的鼻血,Karly Hartzman都巧妙地将它们与高潮的“FINISH HIM”嘶喊结合,向听众提供情绪上的爆发。以及“Chosen to Deserve”饱含爱意的演唱,伴随着副歌歌词的吉他riff是对情感的最佳肯定。另外还有“Bath County”和“Quarry”的细腻的词作描写。专辑《Rat Saw God》向我们展现出了昔日独立摇滚的光辉,将盯鞋和噪音摇滚融入了悠扬的乡村音乐。最值得肯定的一点在于,他们光荣地传递出了时代独立新声。(文 / TQ)
4.Did You Know That There's a Tunnel Under Ocean Blvd - Lana Del Rey
足够真诚的人生切面,有关我们每个人到中年避无可避的那些思考:生死,认同,反思,回顾以及所有种种,普世也高深。此外泛而在外的艺术形式做得实在漂亮:嘻哈、电子、灵魂、民谣,服务于表达的自由的音乐结构和和声,都藏身在她动人悠扬的浅吟低唱里。(想的云)
3.Hit Parade - Róisín Murphy
墨菲生涯最佳。恭喜DJ Koze easily贡献出了年度最佳production work,怪异密集的sound efx和有趣的细节充满专辑的每一个瞬间,无时无刻不在制造惊喜,曲目之间的风格差异也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尤其是前半张温暖悦耳的灵魂乐采样和 funk色彩与后半张冰冷深邃的太空感microhouse之间的反差),colorful & vibrant, psychedelic & surreal. Roisin的唱腔和旋律比以往都更要quirky,故意不遵循传统写歌与演唱方式,最终成品就是超过《欲望我想成为你》的年度最妙趣横生和有玩味的流行音乐。DJ Koze x Roisin Murphy = Magic.这就是两个怪咖和天才1+1>2的合作效果以及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流行乐。(文 / Pablo)
2.softscars - yeule
《softscars》是一次成功的将私人化内容与听众达成联结的音乐表达,40分钟之间情绪与能量足够强烈与锐利,却一直为听众留有空间,这不仅仅是yeule主动的阐述,更有听众在专辑进行中不断向她靠近的动态,曾在《Glitch Princess》之中落实不足的音乐人格呈现于此得到了更好的诠释与描绘。
同时,《softscars》也依旧是今年听到的流派融合内化最为自然的作品之一。90年代的自赏与梦泡,00年代独立摇滚与电气盯鞋,于Danny L Harle合作时吸收的Hyperpop营养,yeule懂得这些音乐营养并不是做得逼真即为好,在足致碎散的研磨之后她用前所未有的情绪完成渲染,从而真正让自己的表达跳脱出了许多类似创作者“被形式驱动”的窘况,实现恰巧、均衡与尽致,简洁之中依旧有强大的情绪感染力。(文 / 石田吉藏)
人与科技的一体化(Cyborg)是yeule在音乐生涯中持续探讨的话题,也是ta艺术人格的基石。“My Name is Nat Cmiel”中,过度概念化的宣言在三年后的《softscars》中被内化为一条串起整张专辑的重要线索。AI般麻木的情感、强大的自愈能力以及无条件的付出只是表象,机械的外壳下是一颗千疮百孔又渴求被爱的内心。“如果你将枪口对准我的头颅,我会笑而不语。”ghost一曲中,yeule以最机械、最平静的音调演绎了最令人心碎的歌词。末尾处陡然增强的故障音色也是很巧妙的隐喻。(文 / DH)
1.Javelin - Sufjan Stevens
长期以来,Sufjan Stevens都像是忠于宏大叙事和澎湃交响乐民谣化创作而摇旗呐喊的先锋派人物,又或是痴迷于电子实验民谣和流行边界的细致打磨。他曾公布过宏伟的“五十大洲的专辑发行计划”,将民族文化,历史融会贯通,甚至使用抽象的人声处理效果。而在《Javelin》中,这种宏大的场景不再是简单的形象化,Sufjan Stevens仍然运用极繁主义与和声编写,依靠叠加攀爬的气质升起歌曲走势,但带来的却是更加贴近私人化的沉浸效果。单曲"Goodbye Evergreen"猛然响起的电子声仿佛让人回到了《The Age of Adz》,"Will Anybody Ever Love Me?" 中共鸣的和声是《Illinois》和《Michigan》的重现,"Genuflecting Ghost"开头的指弹和令人晕眩的尾声是对《Carrie & Lowell》的充分致敬。 归功于转变的词作风格,层次分明的歌曲构造,《Javelin》不同于Sufjan以往的任何一张作品,却能使你窥见这位艺术家长达二十多年的音乐生涯。(文 / T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