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是一张在去年华语嘻哈音乐圈中“刷屏”的佳作,想象发散的文本和精致仔细的制作给不少听众留下印象,也让许多人对这张作品的作者——包涵产生好奇。本期UPEE专访有幸邀请到包涵,分享《出土》以及来自他的观点。
UPEE:Abstract Hip Hop这两年在海外有相对可观的听众群,但是在国内似乎这一类型当下并未拥有其他嘻哈子类那么多的创作者与声量,是如何想到创作《出土》这样的音乐?以及可以分享一下你受到的音乐影响吗?
包涵:在我前两年的听歌履历中,慢慢接触到了Abstract Hip Hop这种形式,我发现这种歌怎么和我之前听的说唱相差有这么大!就开始对这种表达方式感兴趣,然后在学习Navy Blue Mavi Mike Earl那些抽象说唱MC的过程中也接触了很多Soul啊Jazz啊之类的,然后逐步整理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尝试把听到的做出来。
UPEE:你对Abstract Hip Hop的“抽象”,是如何理解的?
包涵:我自己个人认为,抽象说唱主要表达就是对于歌词氛围的拿捏,排除伴奏,想什么就说什么。抽象说唱也有很多论题,有些人就觉得沾上了Politics才是抽象说唱,有人也觉得写自己情绪的歌词很无聊,看法总是不同的哈哈哈哈…
UPEE: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出土》的网易云评论区也有很多的抽象发言,你是如何看待这个场景的?
包涵:其实有些是我朋友,我也知道他们经常在网易云里纵横四海开战啊,不关我的事了。
很多音乐应该被指出错误,但不应该以这种形式去表达不满。而且抽象评论对我而言,每在听一张专辑前先看到评论区在抽象,肯定是对我听这张专辑带来主观上的影响的,对很多人也是。很多专辑评论区被抽象环绕后,我就不太想看评论区了。
流媒体平台有评论区这个机制也只有国内能搞出来了,所以我知道这个存在本来就有点尬尬的。
UPEE:之外看到很多人对《出土》的评价之中有提到你的年龄,你觉得“年轻”对你来说是一个怎样的标签,以及期待大家对你抱有怎样的印象?
包涵:我上一张专辑出来的时候,基本大家都在讨论我的年龄,十几岁怎么怎么样能做这么好足够了,这次好像还少点,对我来说是个好的开始!我不强调年龄在音乐里的重要性,但我也不说这个标签是对我来说不好的,顶多是好坏参半。
这次大家好像没怎么强调我年龄,我觉得是我的成功,因为音乐是音乐,人是人,音乐带来的感受最好就不要加上外界干扰了。
UPEE:《出土》也是一张在制作上受到很多称赞的作品,可以分享和团队是如何一起制作这张作品的吗?
包涵:我每做完一首歌都会发到我们海鲜市场的微信群里面,我觉得好大家也觉得好我就会很有信心放进去。很多时候VERSE还没出来,只有BEAT,他们也会给我反馈。专辑里和三杠、Tyder的合作都是在群里聊的,和罕哥的是我们在北京演出时候他答应我演出完会写的。总的来说,其实算是他们巩固了我的底气还有自信,我才有动力再做更好的BEAT提供给他们。
UPEE:在当下有什么想进行合作的音乐人吗?
包涵:我首先说!我中文说唱的浓度是100%,而且我从小就是听中文说唱长大的,不用同行或者竞争者的角度来看,很多音乐人都是我耳朵里的常客,在之前就已经和一些音乐人认识了,Dancancook、Itsogoo这些。
想合作的话,还是九维吧。他是中文区里最有意思的音乐人。
海鲜市场每天得拿他照片拜三次。
UPEE: 《出土》已经是你的第三张作品了,你觉得《出土》相对于前几张作品有给你带来哪些独特的感受?
包涵:这次我起点就是马王堆,我住的地方,然后整张融入了很多碎片化的长沙元素。这张我现在听,虽然还是有很多不足,但是算是我对于概念和意境把握的一个起点。算是我开始正式认真搞音乐了!
UPEE:专辑中最喜欢或最满意的是哪一首/几首?
包涵:我最满意的应该是《咖啡因心悸》了,这首歌是我出土DEMO里最早一批做出来的,写这个VERSE只用了三十分钟,但是最后成品完全就是我预想中sLUms Vibe,特别喜欢。《咖啡因心悸》第一版应该发给了很多好朋友听,之后做最后TRACKLIST的时候其他歌都很犹豫,这首是我坚定要放进去的,又改了十几次,最后是这个效果。下一张SOLO ALBUM也许会多来点这种氛围的曲子!
UPEE:可以分享之后会带来怎样的音乐或想法吗?
包涵:接下来的目标,还是致力于做出国内没产生过的产品,会往深挖,继续去吸收知识吧。
还有今年我和其他音乐人有几个Collab Project,期待一下。
编辑:石田吉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