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ed by mortal
Genre: Cantopop/Pop Rock/Folk Rock
Release: 1991
Label: 音乐工厂
皇后大道东是一张描写香港的专辑,众所周知,罗大佑在90年代用粤语写了三张专辑分别送给台湾,大陆和香港。而皇后大道中又是其中最出名,金曲最多的一张。在写这张专辑之前我们需要探讨一下罗大佑的创作思路,让我们先看看罗大佑给这张专辑写的话:
假如你还不知道的话,香港是全世界惟一在天空有老鹰盘旋的大都市。
假如你还不知道的话,在中区遮打道富丽华酒店向上仰望,有颗巨大的建筑物构成的星星在上空,不论昼夜。
一百五十多年来,香港就在被遗弃中成长,在东方与西方的夹缝中妥协求生存。她的历史就是一段梦的轨迹。
奇怪的是,任何来到这里的人,都也像逐渐的走进了她的梦境般,跟着她成长;而且奇迹似的找到了他们的梦,而且不想离开。
因为他们知道,所有的不可能的困顿,都终于被化解,而且梦幻似的继续向前行。
于是这样的时代终于来临:一九九零的年代。”
罗大佑的这些话其实就是给整个专辑的情感基调打了基础,香港是一个在遗弃中成长和东西方夹缝中生存的城市,从这一点来看,罗大佑这个时候写香港就像在十年前写亚细亚的孤儿一样:都有一个相同的难题:没有归宿。因为香港是一个没能力独立的,既不属于东方也不属于西方的城市。但是罗大佑又深爱着这个城市:“而且奇迹似的找到了他们的梦,而且不想离开。”就如同这段序言一样,罗大佑在创作的时候同样有两种情绪:对于香港未来的迷茫和对于香港的真挚祝福。不难看出来皇后大道东属于前者而东方之珠属于后者。
除此之外,香港的一些属性也影响了整张专辑:忙碌,快速发展的气质。资本主义的气质,东西方文化结合的特殊性。这些元素都以歌曲的各种形式尤其是歌词巧妙地表达出来。
首先是《皇后大道东》,这首歌是整张专辑最重要的一首作品,按照我之前的分类方法,它对应的是罗大佑对于香港迷茫和矛盾的心理。罗大佑在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想要体现香港的神秘。因此他的曲子创作的比较怪,完全谈不上优美但是又莫名好听。在编曲中也加入了诸如凤阳花鼓等新元素。在歌曲的mv剪影当中,香港的各种人物形象以黑影的形式出现,举止妖娆的舞女暗示了香港不同于大陆和台湾的文化环境。形形色色都在暗示香港的特殊,让这首曲子开篇就给人深刻的印象。
皇后大道东主要谈的是香港未来的不确定与迷茫感,事实上罗大佑对于香港问题一直立场不是很明确。在19年演唱会谈到香港的一系列改变的时候也说的非常保守,支撑起这首歌的不是罗大佑的政治态度,而是他无可匹敌地深刻情感。这是一首无比贴近政治又远离政治的歌曲。
罗大佑在创作的时候,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意象,他让林夕整合了这些意象。在这里意象不仅有隐喻的作用,而且意象的组合也暗示了香港的发展所在。比如在描述香港的资本主义的时候,歌词写道:“每次买卖随我到处去奔走,脸上没有表情却汇聚成就。”不经意地却深刻地谈到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在。在谈到香港之变的相关人物的时候,它以代号或者意向进行暗指。比如“贵族朋友”,“知己”就代表英国和女王。“伟大同志,正义朋友”就代表中国。各种意向的组合就结合地更奇妙了:“这个正义朋友面善又友善 因此批准马匹一周跑两天百姓也自然要斗快过终点 若做大国公民只须身有钱。”这几句精准地叙述了当时的政策和大众态度。一国两制不变,就是“马匹一周跑两天”(指赌马)。但这个批准用的就很耐人寻味了。当时香港人民也引发了移民潮”若做大国公民只需身有钱。再看一下后面的歌词:“冷暖气候同样影响这都市,但是换季可能靠特异人士”,这无疑是对香港漂泊的,不能自己去决定的命运的悲叹。而且歌曲中无时不刻在提示这种改变是深远的:“到了那日同庆各个要鼓掌,硬币上那尊容变烈士头像。”暗示深刻的改变已经到来,而前途是谁也不知道的:“会有铁路城巴也会有的士,但是路线可能要问问何事。”,这也是歌曲的最后一句。以强烈的疑问去结束这首歌,让歌曲中的矛盾达到了鼎盛之后结束,在演唱的时候,我们也很容易能够感受到罗大佑和蒋志光的悲怆感。一系列的改变带来的一系列的疑问谁也无法解决,但是可以知道自己的命运越来越受制于人。
歌词中间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有多种解释的说法,有人说这是香港色情产业的影响。但如果是这么简单的主题是不可能用如此多和重复的句子。我认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代表了对一部分人对于香港消极的,自我安慰而不去行动的讽刺。《极乐宝鉴》和尚被色诱的时候,口里念念有词“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有用吗?没有用,在香港上面也是合理,如果香港人不去主动改变自己的处境而是自我逃避,那一定会葬身火海。
《皇后大道东》当中的意向和比喻在《青春舞曲2000》显得更加显性。但是即使是更加明显的《青春舞曲2000》创作的时候也不以叙事见长。更倾向于塑造氛围,而不是像《原乡2》那样叙事。比如在描写香港的文化环境和拥挤的住宿的时候,用了:“一亩梯田容万千住户,关帝遥望天父。”这样巧妙的句子。和皇后大道东不同的是,这首歌更注重描述香港的当下而不是和政治环境息息相关的未来。而在歌曲的后面又引用王洛宾的民谣:“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这样的主题转换看似显得突兀其实却很有用心。因为歌曲本身很多地方提到了年龄以及科学技术对于人的异化,让人们失去了感受力。从此便有了青春易老的伤感。无论是《皇后大道东》还是《青春舞曲2000》,所承载的话题都非常沉重。情感的力量让人几乎要喘不过气。
但是专辑中的其他一些歌曲,给整张专辑注入了一些精神和活力,比如《出走》和《长路有多远》就是整体比较向上的歌曲。《出走》似乎在对应《皇后大道东》中地“空即是色,色既是空。”这首歌里面的感情之中虽然也有诸多的矛盾,但是重点不在矛盾之上而是在行动上。“要个性要爱情要富有要奋斗。”虽有矛盾,但是充满了青春地激情和坚定。《长路有多远》亦是如此。
《似是故人来》和《天若有情》是罗大佑最擅长的抒情歌曲,即使在罗大佑的整个创作生涯里面,这两首歌也绝对属于最佳的一个档次。前者是恍如隔世的悲哀而后者是确切的悲伤。在《似是故人来》中,林夕写尽了人世的不可求与遗憾。然而这首歌的曲调又是如此的柔和,因为时光对于悲伤就是如此冲淡,它能够让一件事情变得不再那么时刻强烈。但是生命当中缺失的一部分却如此深刻地影响人。与之相比,《天若有情》当中的感情就要深刻入骨地多。
在如此多的矛盾,挣扎与思考之后。《东方之珠》地魅力便逐渐凸显出来,这首歌里面粤语替换成为了普通话。几年后在录制《首都》的时候,罗大佑谈到在体现气势宏大的时候,普通话往往更有优势。东方之珠也是如此,它的深情并不是体现在赞美身上。而是在一系列的复杂感情之后,对于香港最真挚的爱的呼声,在几千年的沧海桑田之后,罗大佑依然坚信香港始终有很多始终不变的内核所在。这张专辑虽然充满了矛盾,但是却还是有能力以一首深刻优美的歌曲结尾。
然后从整体谈论一下,《皇后大道东》,《青春舞曲2000》,《赤子》是矛盾的体现,《道》,《出走》是兼具矛盾与追寻的歌曲。而《东方之珠》,《长路有多远》则坚信人的力量,即使矛盾重重依然对未来报以诚挚的期盼。《天若有情》,《似是故人来》两首情歌则为《皇后大道东》注入了巨大深情。其实我一直不认为罗大佑的专辑完整性做的很好,但是这张确实是他创作中完整度比较高的一张。
然后是一些批评,其实这张专辑相对于《首都》几乎可以说无可挑剔,如果非要挑差的地方就是在《青春舞曲2000》这首,与《皇后大道东》相比,这首歌显得过于急躁了。然后是《长路有多远》不提编曲的简单,这首歌和《爱人同志》中的《明天的太阳》曲调一样,显得略有敷衍。但是整体上,这张专辑依然是满分,因为有些地方超乎完美。
然后再谈一下《首都》为何相对不如这张,李皖谈论罗大佑的时候,认为这三张专辑无比逼近了中国历史核心,但是思想依然简单。比如《首都》的同名歌《首都》,他想要叙述的就太多了,而罗大佑的见解并不高明,他真正厉害的是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敏感所在。在《皇后大道东》当中,在那个历史时期似乎只有他抓住了香港人迷茫的心态和“亚细亚的孤儿”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