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ed by DPFM
Genre: Pop/Adult Contemporary
Release: 1999
Label: What's Music
周五乐评,每周一张值得回顾的华语佳作。
此张专辑是许美静在台湾销量低于六位数的第一张,在同时期的同事许茹芸仍在市场大放异彩之时,她却已经失去市场号召力,但是收录的歌曲却比前几张专辑有更明显的突破与进化,专辑的悦耳程度和统一感皆增高。同样由陈佳明操刀的专辑制作相比上张专辑又有一个更缤纷的line up,尤其是词作层面。
专辑的前两首歌自然是较为无聊的,作为当时商业专辑的必备悲情ballad,要有拉抬销量的作用,但是与前作的主打又太过自我重复。然而两首歌脱离陈佳明的作词改由许常德主导的文字气氛明显更暧昧,前者爱用以更为肯定性质的字来表示自己对爱情的意念,由许美静唱出来非常具有力量却又尽显无奈气质,这一切由许常德操到之后变得更为暧昧,也发挥出具有许美静特色的冷淡,夹杂歌者诠释的悲伤更具氛围。
到track 3的“边界1999”才将专辑的诡谲和悲哀成分开始融合,而真的代入千禧年气氛。Trip Hop的编曲由惯用普通合成器编制做抒情歌曲的屠颖掌握,对于他和许美静都是一次突破,电子神游也为隔年发行的“静电”做了铺垫。歌曲开头采样的科马罗夫录音增添更多的怪异气氛和迷失感,有鉴于联盟1号太空船的坠落事故,结合歌词里描述的绝望得跨不过千禧年的恋情,以及编曲营造的氛围,将末日的感觉倾吐。比起采用同样录音的王菲的“寒武纪”,此曲讲述的不是爱情的降生,而是爱情的死亡,而编曲听感几乎完美的传达了这样的氛围。
专辑从“让位”开始皆由吴庆隆编曲,脱离前两首的公式化合成器抒情和第三首的神游,开始往Band Sound接近,听感的统一也在接下来的九首歌中更为贯彻。
“回心转意”是陈冠蒨的创作,副歌由一句“我不怕苦,就怕等待”作结,讲出柔弱恋情的矛盾思维,当等待都被诠释为一种痛,听众不一定理解个中含义,但歌曲的简单编制加上歌手的演绎,让这首歌和其他许美静的许多情歌都拥有保值度,可以领听数遍,并在真正经历恋情某种瓶颈时刻才理解歌词的意思。
“至少”的两种版本,用同一份描述虚假洒脱的歌词,做出了真的一比一反映出虚假洒脱的雕塑版,和另一个更具低吟感觉,像是回顾内心伤痕开始面对自己的木刻版,而粤语版的此曲更是把后者称作“冷战版”,反映了更为厚重的悲伤气氛。
“荡漾”一样脱离许美静情歌常规,让许常德掌握作词而更增添台式情歌的风味。“我想”为许美静的个人创作,配合姚谦的词稍微从恋情的万般悲哀中逃脱,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小品,带有不少前作“只是这人生”的色彩,但歌词面向更乐观。
“风的叹息”是专辑最为“餐券”的歌曲,更是找来台湾诗人夏宇以“李格弟”笔名创作,对恋情的绝望和单方面付出的疲惫表露无遗,是把专辑内核表现得最透彻的歌曲。将自身的爱而不得比喻为天气既有表达自卑感,也有想要让对方感受到罪恶感的一点侥幸,配合歌曲进入最后副歌前的弦乐,将歌词里主人公重复给他所爱的人的讯息持续重复,更为真实。
“海市蜃楼”由Albert Leung延续他这几年对于爱情的种种疑问,从悲伤转变为“我也不想这样”式的无奈,再从无奈转为带有自我讥诮意味的自问自答。短暂脱离Band Sound回到电子编曲采用竖琴音色让气氛更为梦幻。
“盖被”提醒你,你听的终归是上华唱片商业歌手许美静的专辑,而她的专辑的结束必然要有一首更为正面的歌。这首歌比起部分前作,诸如“城里的月光”的寄望意味,和“阳光总在风雨后”想要让听众感受到companionship的氛围,更直接表达对生命的见解,哪怕崎岖也是自己要走的路,不如擦亮眼睛往前。间奏合成器音色的Brass虽然带有点廉价感,但与歌曲的励志气氛不谋而合。
于是专辑完结,而你必须要面对现实生活的那海洋。每一天都越来越像是末日,迷离成为成人之后越来越常经历的感觉,我们越听这张专辑,越发感觉自己比以前更需要这张专辑。如果冬天就要来了,那是时候开始听“新美静 一月即将回来 快 乐 无 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