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ed by 李华
Genre: Progressive Rock/Jazz Fusion/Art Rock
Release: 2017
Label: 独立发行
周五乐评,每周回顾一张值得收听的华语佳作。
前言
自高二以来,一直都很喜欢这张专辑,但这一段时间,更是深受触动。
苏紫旭的音乐充满着强烈的自我意识,我相信凡是听过的朋友都能感受到其承载着的奔涌着的生命力,我喜欢这种一切由内而外的抒发的真情实感。他那极其娴熟的技术和由此表现出的张狂,侠客气质但从内心看又极细腻的描绘冲突令我着迷。
背景 & 思考
飞出迷楼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伊卡洛斯的故事,代达罗斯建造了迷宫以困住牛头人弥诺陶诺斯,可父子二人也被流放至此,迷宫太过精妙以至于他们自己也无法走出,为了摆脱迷楼,代达罗斯给了伊卡洛斯一对羽毛和蜜蜡做成的翅膀,并告诫伊卡洛斯应按照他规划的高度飞行,可在高飞的过程中,可能是忘记父亲的劝诫,抑或是被太阳的光亮所吸引,企图触及未有人之能及高度,当其回过神来,双翼已被太阳焚毁,坠海而死。于后世 ,迷楼便成社会契约与规则的代名词,而伊卡洛斯表现了人们对未知与自由之身的追求。
但真正的限制又何止迷楼。个人的性格,当世的技术,乃至各种偶然…,共同构成了其命运。伊卡洛斯依赖于父亲的技术得以高飞,但当想要超越一切接近太阳时,反倒受限于此。
伊卡洛斯大可以按照规划的航道获得逃脱迷楼的自由,但这一层自由本质却仍是他所遵循规则之下。至少他在飞离迷楼前可能也未曾去思考如何越过这层更接近本质的约束。所以当他真正飞到空中,见到不曾见过的景象时,他的目的已经不只是单纯的飞出迷楼了,他对命运的庞大构成产生了好奇,欲一探究竟,这一切的社会规则,人际关系,遭遇巧合的背后都是什么?
专辑曲目
《箭草离弦声》主要是确立整体的气质和作为故事开端的引导作用,开场的电吉他和原声吉他都是很明亮温和的,节奏也是平缓轻快,伴随着管乐的流动,故事娓娓道来,在平和的基调上力量感逐渐增强,颇有蓄力拉弓而箭将离弦之势,而最后的一声长啸则为蓄势而发的象征,在沉稳的积累之后,化作离弦之箭,离弦后便只有前方绝不轻易停下。追求自由的伊卡洛斯亦是如此。
《北归》开头顿挫的小号声以及清脆灵动的三角铁便将注意力整个抓住,整首歌总体给人起伏昂扬的感觉,而从56秒开始,前奏的乐器逐个抽离,又从沉稳的鼓点开始,加以流动的吉他riff,配合人声重新做起了乐器的加法,极具铺陈之感,路途景象逐渐明晰,镜头从微处缓缓拉远。如此画面感强烈地凸显出苏紫旭的立足传统的诗性与才情,一种肆意昂扬,从流飘荡之感油然而生。北归,来源于大雁过冬时飞向南方而在春天又飞回北方。而结合苏紫旭本人的北漂经历以及歌词中的“南来北归”,不难看出“北归”之处,是毕生追求的目标而非“故乡”。
《追山》在欢快的掌声中进入,细密的镲声,多变的鼓点,再加上骚气的funk型吉他,清朗明亮的号声,在苏紫旭的精心编排下此起彼伏,完全克制不住想起舞一曲的冲动。望山跑死马,欲海万丈渊。山一眼能望到,但追山等旅途可不谓是遥远艰险,可就算明知如此,我们依然能感受到满溢出来的热情。
《融解》是全专中个人最喜欢的曲目,也是全专的一个转折,由外显转向内在的探寻,之后曲目的感情基调也有所转变。以混响处理后人声营造辽阔而空虚的空间感。“嘟嘟滴哒”没有着确定的意义而是纯粹顺从内心与本能愈加紧凑地回响着,孕育着无穷的能量。随着吉他,长号的出现,由迷离转向凝实,这是最遵从本我的探寻。在一段激烈的电吉他后,迎来了副歌的情感和思绪的释放,第二段主歌的声响明显有了更多的跃动,不安而又迫切,并且很快过渡到第二遍副歌的释放,最后乐器齐鸣,一切的情感思绪共同迸发相互融解。
《奈何调》是其中最为晦涩的曲目。相较于融解中情绪的释放,这首曲目则注重于回收平复,回归到现实的落差,艰险与曲折。前半部分演唱以及长笛与键盘的交错都保持着克制,带着一丝冷清,直到鼓点的加入才似乎带来一些勉强的精神,但嘶哑的嗓音依然提示着疲惫,憔悴。间奏中往复的原声吉他,此起彼伏的提琴和长号旋律进一步地塑造着哀伤,怅惘。似乎这首曲目是转向消极,但正是这现实中的消极的刻画,才有之后悲壮感的合理性,间奏之后,局促的鼓点,上行的旋律线条,嘶声力竭的演唱“认定唱着无用歌 奈何她长在悬崖边”。人面对苦难最可贵的并不来自于没有畏惧,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
《向着风燃烧》作为点题曲目,直接与伊卡洛斯的故事照应。相较于其他曲目,这首歌的慢速和长线条显得有些空旷,但也因此有了充分的表达空间,主歌无论是旋律还是配器都表现得相当克制,但大提琴和键盘的扰动也颇有一种山雨欲来的不安,而转向副歌时,鼓和长号的爆发更是将决绝悲壮诠释得淋漓尽致。第二段主歌的独白突如其来的内心的刻画,更是使得第二次副歌的爆发显得更加猛烈。“身体的忠诚和心的饥渴 你要哪一个 自由是残酷的” 答案不言而喻 “向着风 向着来时的路燃烧” 。九分多的歌曲,一整个最高潮的长镜头,听来心潮澎湃。
《夜奔》,应当与林冲夜奔更为相近,林冲夜奔的英雄末路,人生轨迹走向没落由忠臣走向落草为寇的悲剧色彩与该曲目极为契合,结局已定,正当一切归于沉寂,凄婉冷清但半途的凄惨的长啸之后似乎代表着最后的不甘,执念与愤怒。长短线条乐句交相呼应,使得这个句点也呈现出了高潮时的力量感,“只是因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我们才获得了希望。” 在一切走向寂灭前,不抱希望的愤怒也在所有拥抱时代的心中留下了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