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Review] Meow Meow Meow - at17 (2002)
Indietronica/Electro Pop/Post-Shibuya-Kei/Singer-Songwriter
Rated by 石田吉藏
Genre: Indietronica/Electro Pop/Post-Shibuya-Kei/Singer-Songwriter
Release: 2002
Label: 人山人海
周五乐评,每周回顾一张华语佳作。
足够简洁干净而对味的Indie Pop / Indie Folk,《The Best is Yet to Come》在双吉他编排构架之中有合成器打出纵深的洞天,在少女心气之中让华语本土的芭乐情怀与民谣复兴时代各自的“苦”感调和减淡,打出薄薄一层却贴切的电气锡箔。
而在此之上进一步展开的《我爱班房》用Glitch与Acid Drop铺出一片涩谷世界,Acoustic干净的吉他之上保持人山人海厂牌的电气质感特色,Chorus的DnB保持原声配器和更为立体的电声效之间的层次感——“班房”本就与Band Sound关联,但at17的操作是原声段落只截取一部分(例如维持全曲的吉他),在段落之间用声效、鼓机节拍与合成器音色完成驱动,甚至用吉他乐句切片完成电气化的呈现,后涩谷质感鲜明而与at17年轻活泼的气质一致,四分钟足以展现他们精彩而细密的色彩。
Indietronica“小而美”的听觉体验到《他和她的事情》依旧维持,吉他则时而带着90年代另类摇滚的色彩,穿梭于可爱和“怪”感的声效之间,紧致细腻之中的吉他有颗粒鲜明的电气。在《At Seventeen》中板圆舞曲一般暗暗律动的bassline与深邃迷人的合成器让人回想起《若水》之中的Anthony,摇铃,clapping,与电流声一同显现,更有变换于场域之间的体验,足致又接地气的另类感。《你有自己一套》是同期与李端娴同行的陈珊妮之干脆节拍与《19》时期更加“台式小清新”音效驱动的涩谷两路之结合,B Box的扁平感让吉他更有可爱而细巧的动态和灵气。
更纯粹不插电的标题曲《Meow Meow Meow》则时常令我想起王菀之《诗情.画意》一些曲目中用人声模拟各色声效的可爱。进入这首Interlude确定Acoustic基调的段落,带有些许Bossa Nova风味的《唱歌》在风琴与口哨之中有肆意挥洒的即兴唱段,“Band房Mix”的《我爱班房》则回归到band sound之上,clapping、哇音吉他与铜管齐上没有任何凑合,细谨的编排依旧精致,并在at17的年轻感之中与整张专辑一样浸透着独立气。
《黑羊》依旧是非常有鲜明人山人海厂牌特色的作品,彭羚《一枝花》挥扬的合成器旋律洗脱进Indietronica的细小,普普乐团的冷感于此被易于亲近的旋律融化成带有温度的音波,在《我的甘一世纪》之后,你于此可以毫无疑问地感知道她们为什么是Anthony的高徒。在《黑羊》凝结新世纪港乐的新意之后,《始终一天》则在依旧新鲜的编曲思路上留有传统港式芭乐的抒情魅力,这份魅力在两位女生带着少女感的青雉演绎之中没有任何过腻的听感,和声配合已有《青春》雏形,Country Pop的吉他声出现于涤荡透亮的电子声效之间。
翻唱Kylie Minogue的《Can’t Get You Out of My Head》再加一份突然却依旧可爱的的Afro风味,《星星》则继续在卧室感的Indie Folk之中完成这张缤纷于细小之中的专辑收听的落地。
《Meow Meow Meow》是一张(就像几乎所有的人山人海厂牌出品的)毫无疑问的佳作与珍品,不仅仅出于对Cantopop之中后涩谷音乐的参与,你很难在包括两位成员个人生涯之中的华语音乐历史中听见这样一张单纯依靠Indietronica与吉他流行的音乐语言诠释“年轻心气”的作品——它有分得干净又互相融洽的“不插电”与“电气”部分,有细小却丰富于其中的声响听觉,微缩感与想象力并举,at17的音乐正与她们封面上“朴素鬼马”之下暗藏深深能量的形象一致。这是一张成色精致而用心足致的出道作品,同样是新千年香港另类乐场景活力与希望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