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ed by 石田吉藏
Genre: Alternative R&B/Neo-soul/Lounge Pop
Release: 2024
Label: 明堂唱片
在 6 月份回归 Beatmaker 身份发行专辑《理性循环》后,地磁卡并没有停止创作,在 12 月以扎实又不失柔软的 R&B/Soul 律动,复古光泽兼具当代气场的编排层次和张放舒适的创作将去年 EP《肥瘦音乐:第一辑》的情绪切面进行延展,在《肥瘦音乐:全面体验》(下称《肥瘦音乐》)中为听众带来可以感知到温度、陪伴与想象力的收听感受。
无论是“歌手”或“制作人”的身份,实际上在地磁卡的创作中都不割裂——《肥瘦音乐》与半年前的《理性循环》虽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项目,但也能在之中感受到一些地磁卡制作风格与气质的取向,以及身为“producer”带来的不同的偏好与思路。《爱总时刻盛开》拥有简洁又可在重复之间推进的钢琴与在律动之间刻画出空间感的贝斯与吉他线条,紧致的节奏却是更加“放空、散漫”的旋律写作相配合,相比追求旋律耳虫的“流行思路”,这反而更多一分对听众收听场景的设想与考虑,同时也在节奏、律动与旋律的强弱对比之间带来仿佛可以直接用作 Beat tape 进行再次创作、展开想象的可能性。
旋律的一步“退让”并不意味着《肥瘦音乐》的创作是走向空泛的。《每时每刻》足以展现他书写这种具有摇摆感的,爽朗又毫无累赘的悦耳段落的擅长,《请问》则在和声哼唱与贝斯与铜管里萦绕出更为细腻的霓虹光波即视感——这些小段落细节与画面感营造在对律动的强调与前置中变得更加成立,也让专辑收听里情绪进展依靠节奏拥有流动的不受拘束的舒适感,让地磁卡力图呈现的“1970s灵魂音乐如果在华语”的理念基于专辑视角的完整线条展开,而非单纯的“复古流行套音色一层皮”而已。
而正如地磁卡在专辑简介中提及的“1970s中文灵魂音乐”的设想,《肥瘦音乐》也正如他所言成为一张拥有利落感又意犹未尽的,带有浓郁的 Neo-soul 底调的作品。但同时,“1970s中文灵魂音乐”的设想必然是架空的,这张专辑并被做成典型华语旧唱片的 Nostalgia Mix 或一些对林子祥、杜丽莎遥远印象的模仿或复刻,华语音乐浓情款款而结构分明的 Adult Contemp 旋律于此被大刀阔斧地剪切,替换成浅浅掠过却能带起涟漪的片刻情绪,点缀以《泛舟》间奏不费力却能带来层次的短笛,或《孤火》那样如水波推开的一步步引着听众走入深邃之处的鼓点推进。显然,《肥瘦音乐》并不是一张唱片店里来自七零年代货架积灰的“遗物”,它是站在当代视角的一次对黄金时代与唱片工业形态的致敬或缅怀,在对“音色”“质感”的尊重之同时,也带有此时此刻对“专辑”形态的思考与创作意识层面的属于自己的思路。
也虽然《肥瘦音乐》在听感上拥有“不具野心”的姿态,也依旧呈现了《当心坠落》《落雨》这样的具有相对明显的“单曲感”的曲目。《当心坠落》在鎏金感的摇摆感之间将带有蓝调回潮气质的旋律写作配合以丝绒一般的 Contemporary R&B 整体编排,在放空与轻盈的专辑整体中细心地刻下一个隽永的瞬间;《落雨》则带有更为明显的属于当代的另类印记,雨珠滚落一般的钢琴是适合出神的场景细节,在原声质感强烈的打击乐之中则呈现出层次明确的景深感,接入《当一个人》由弦乐缠绕的记忆漩涡之中。实际上《肥瘦音乐》整张专辑都有如是的仔细,却在短暂的气口上流露出更为明确的情绪与可联通的线索,反而带来了更多的收听趣味。
从追求灵魂乐不止是印象表面而致力于纯粹气质的思考,再到声音层面追求模拟录音的成色追求,《肥瘦音乐》都可称一张用尽心力而精致、细致的作品,但同时,它在听感上却呈现出不费力,不显山露水而不把刻意与野心呈现的面目,反而让它稳当地成为具有沙发感、咖啡馆场景音乐的理想状态。《肥瘦音乐》是今年一张拥有明确的来自作者自己的巧思,也得到了扎实呈现的仔细之作——对于 1970s 灵魂音乐华语版本的联想已经有很多现成的套路,不妨感受地磁卡在这张专辑里注入当代理解也带有发散意味的感受,或许在新鲜感之外能有更多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