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ed by 石田吉藏
Genre: Pop Rap/Conscious Hip Hop
Release: 2025
Label: 威徕特文化
独立音乐人成为家在首张同名专辑《成为家》的两年之后,于新作《游手好闲》中以更为完整、更具野心的概念叙事以及电影般的整体气质营造,完成了从音乐人身份、成长经历等多角度生活体验的书写,在杂糅的文化取样中带来了一张紧实而平稳的作品。
自《Intro》以一种鲜明的场景感开场,正如在文案中介绍的“从灯光亮起到掌声落下的一场秀”,但相比以一种会让人感受到包袱的拿腔弄调,成为家与 BigPerry 更倾向于以一种 Guy Richite 十年前的“扒手电影”式的场景感,将舞台的场域与街头的气质相融合——随即进入专辑曲目,从《OH NANA》律动鲜明、质感明确的 New Jack Swing 底色拥有属于街头的“不被端着凝视”的自在感,仿佛是 90s 年代末 NJS 在被 Teen Pop 冲洗之前最具“无拘束派对”的精神延续。
《富贵在天 All money back my home》从港片采样与充满中文经典音乐的“老芭乐”电吉他在毫不显山露水的古筝之上带来独特的江湖气,这种实际上拥有强烈地域特色的元素对于一位生活于江浙地区的创作者而言并不让人觉得冲突或挪用——这可能出于本身这种“黑帮”的内容已经在《游手好闲》类似于 Guy Richite 的整体气质已经拥有了完全的合理,并让专辑的文化气质以一种更显杂糅的形式走向自然,实际上这正是听众自 Intro 以来所期待的。
专辑前半程/前两首的能量在标题曲《游手好闲》完成了最为集中的汇聚与流露。在这首由嘉兴话进行呈现的 Conscious Hip Hop,成为家从前一首的现实生活切片写作转变为成长叙事,与中文说唱音乐常见的自吹自擂式的创作不同的是,《游手好闲》仿佛具有一种神秘的异乡感。标题曲或许是专辑中最难以用文字形容的一首曲目,它拥有二十年前中文嘻哈音乐里熟悉的冷漠,这样的气质在“北方”的场域之外似乎是缺失的,也由此带来了独特的内敛感受,在 BigPerry 的编排与阿敏的伴唱中更显孤独。
进入专辑后半程,《Bad Boy》的一切都让人感到恰好。点到为止乃至让人觉得只是隐隐约约的张惠妹指涉不需要把采样呈现得多么招摇,阿敏的人声在这首则更让编排之间的玩味呈现得更具记忆点,仿佛抓挠耳朵一样在听感挥之不去。前半张专辑带来的杂糅感在《Bad Boy》更呈缤纷,Teen Pop 的 cheesy 感在此被李玟式的 Contemp R&B 律动轻松拥抱,足够放开的派对人声自然而然穿行其间,更有“键盘”对“键盘”、“铜管”对放屁”的小幽默细节让人会心一笑。
紧随其后的《婪尾春 PT.2》转入属于沉思与考虑的纠结时刻,却依旧在节奏的稳固之间不让人感到唐突。谢甜柚与成为家类似于对话一般的段落交错,却是以一种“两个人各自的独处时刻”的画面感进行展现。这或许是这首歌最理想也最舒适的表达方式,在完全的情绪打开之后《DIU》也拥有更为重力感的听觉体验。《DIU》在《可爱的人生》采样之上毫无保留地展现了紧致的能量,配合带来添入层次与张弛感的牛铃(令笔者莫名联想起Kpop里EXID的《Hot Pink》),宛如 Scissor Sisters 魂斗罗对战周杰伦,在Black Grape附体一般的重节奏中提振精神,又让人感觉清醒简洁。
《年轻的朋友》为《游手好闲》带来了一个温暖而包容的结尾,在细腻的弦乐和有温度的吉他构成,在专辑整体色调偏暗沉的听感进程之后仿佛是微风和煦一般将“舞台演绎的街头故事”进行收束。在此之后以一首接近 3 分钟的 Outro 让《游手好闲》更以一种戏剧感进行打包,这种感觉仍然很英式:“对抗平台”的台词很有中二感却恰好跟第一人称射击游戏采样一般的枪声质感带来融洽成为一种幽默的体现,骚乱与逃跑仍然很“街头”,最终覆盖在吹奏之下似乎已经可以联想到字幕滚动的画面。
相比前作整体上更为大开大合、大摇大摆的流派倾向,《游手好闲》在元素上更为杂糅本身即与这张作品在各色文化上的协调有所一致,并呈现出内敛而低调的整体感受。英伦黑帮的故事外壳是演绎独立音乐人与平台相对追求演出机会的一个合理化挪用(你能想象中式英文口音能这么有 Guy Richite 感吗),在此之上嘉兴原生生活故事、杭州生活体验,以及当下与人群的关联等多个角度的表达贯穿其间,尽管错杂却有流利的情绪贯穿和节奏统筹,十首曲目足够连贯又完整。从各个角度来说,《游手好闲》都是一张超出期待而趋于成熟的作品,精致简练却又不流于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