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ed by 石田吉藏
Genre: Heartland Rock/Pop Rock
Release: 1975
Label: Columbia
Heartland Rock所谓的核心与要义我还是没能概括,但它是令人印象深刻并且足够具体的。如果说《Born in the USA》代表了他对美国梦的诠释(不全是),那么《Born to Run》则更能代表Heartland Rock的气质。与其说这是一种治愈人心的风格,Bruce Springsteen,作为开宗立派的代表人物,为之灌注并且使之成为个人印记的是无限绵延的浪漫——比如《Thunder Road》的萨克斯、《Backstreet》的钢琴与《She's the One》的键盘——这实际上是一种“内在内容的对外表达”的私人化、私密化气质。去年无论是The War on Drugs或Sharon Van Etten / Angel Olsen都没能成功复刻这一点,前者并不完全“内在内容”,后者不是“对外表达”。
如果你不能适应Springsteen的嗓音或许你真会难消化这张作品,但事实上他的音乐比设想得更友好一些。Springsteen的旋律写得并不让人费解,你可以轻易地跟着旋律走进他的思路里,进而感受配器和编曲。萨克斯给情感的抒发扩出了余地,指出了方向,钢琴与弦乐在其中一点点堆积你的情感——在每一首歌里我们都能发现他给器乐的预留空间,那是为情绪与音乐之融合提供支撑的地方。
器乐无疑是这张专辑的华彩之一。Springsteen小心翼翼地在调和,于是每一种乐器旗鼓相当地相互映衬:在同名曲里键盘和弦乐成了萨克斯的“弦外之音”,《Jungleland》三段节奏型分叙,萨克斯在钢琴的串联中点缀,又时而主导走向,在《She's the One》中键盘美得像片宇宙,广阔无垠,电吉他又加入了恢弘的气势……最终在《Jungleland》,史上最佳收场曲中,各路器乐错杂又统一、丰富又协调,他用大片大片的合奏带你的神与情随之上下起伏,延伸到他理想的世界里。目不暇接,最终在钢琴的延续里,你对他紧紧跟随,“Tonight, in, Jungleland”后是万化的绽放,你纵有千言万语与惊奇感叹都在嘴边失神,全淹没在华丽的大潮里。
为什么都用“你”来形容,并且为什么说是“内在内容的对外表达”?首先上述是我很主观的直观感受,我相信有不少人也为这张专辑精彩的编排感到震撼;再者,Springsteen在这张专辑中兼纳了Anthem的宏大氛围与私人化的气质,RC形容是“ask your girl for a drive”无疑是相当贴切的,就是这样私人的浪漫——《Thunder Road》乡村蓝调一般清新的开场里,你们开始了旅程,第2,3首的跃动和欢快,《Backstreet》是你在他身旁的遐思,同名则是激情,《She's the One》是余兴未绝,《Meeting Across the River》是旅程的结束,《Jungleland》则是别有兴致的回味。在这种种之中,Springsteen都是对你的,他的浪漫与爱意都是对你的,所以哪怕他歌词里有什么别的东西,也只是这场旅途的偏题一叙,他到底还是对你唱lovesongs,纯粹极了的浪漫。
我认为我相关的内容获取不多,并不了解美国梦,理解Springsteen会狠狠被文化背景和时代环境绊住。但一旦发现这张专辑的浪漫,它的情感就能绕过这些障碍与限制直抵人心。或许因为这张专辑,相较于《Born in the USA》与美国社会议题的关联小一些,相较于《Darkness》与《The River》更成熟,这实际上是他最好接受,也是音乐性上最有成就的作品了,并且也就更符合Heartland Rock的整体内涵——他能用他的音乐感染、抚慰所有人,跨越阶级与意识形态,跨越一些外来的社会属性。
就像我相信所有人都会对这张专辑,至少是这张专辑的某些部分感到共鸣,在这里Springsteen的美国梦更偏向“梦”,也因此凸显了浪漫。而人对美好的向往总有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