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ed by 石田吉藏
Genre: Alternative R&B/Indie Pop/Synth Pop
Release: 2024
Label: 有放热
在首张专辑《环形山下》三年后,愚月在《旧城天使》之中更为尽致地展现了自己音乐里的合成器复古情怀,在《决定性瞬间》的 Dream Pop 质感的部分保留同时,以更多的唱作人色彩进行更为完整的回忆挖掘与叙事呈现。相比《环形山下》在曲目之间鲜明的起伏感,《旧城天使》在 Synth Pop、Synth Funk 的主体构架里有更为流利的情绪进展,缝隙间的碎拍尝试与带有流体感的 Deep House 也拥有了更多的合理性——即使对于听众而言,第一耳它的叙事比《环形山下》更为“架空”,却的确拥有更为入耳的舒适优势。
《天使,长夜和若隐若现的红光》在慢板节奏之中微波泛起,“Drive me to old town”的 Autotune 在合成器旋律之中把距离逐渐拉远,于此再填入 Spoken Words 却有更进一步的真空感。节奏变换后进入《天使红晕》,萨克斯的洒脱或许会让你想起《流明》尾奏的那段电吉他 Solo,但相比后者几乎是只星划过天空的速度感,此处的萨克斯在充满弹性的 Synth 之上反而晕染出更具朦胧的浪漫——《流明》是独自驶过隧道,《天使红晕》的萨克斯段落则像一阵忘我的双人舞蹈,或许会让你回想起 The Weeknd 异曲同工的《In Your Eyes》,《天使红晕》于此则呈现出更多的不真实感。
这样的不真实感在《边境》的 Drum n Bass 中进一步延续,Pre-chorus 一唱一和的虚实相依在“在瞬间的尽头 在瞬间的蜉蝣”之中转化为更为具体的表达,却跌入鱼翅 verse 与碎拍所具有的“难触及感”之中。短暂的紧张之后,《完美的线》舒适的 Bassline 让人再一次回想起 Weeknd ——这一次是《Secrets》偷师 Tears for Fears《Pale Shelter》的思路,后者合成器旋律之下的不安分感,于此跳跃于放克吉他的律动之上,转变为《旧城天使》于虚实中呈现的不确定感,愚月在“Weave the line from my sense black”与“Till we know what cycle we're looking for”所带有的清醒在混沌之间却有更多穿梭时空回忆之间的叙述感。
在此前几首 80s Retro 的跳舞节奏在《莫比乌斯之夜》里如 f(x)《4 Walls》水体碰撞一般的 Deep House 里进一步脱出难以把控的形态。这样的“想象主导”在 Side B 找到了更为具体的面目,与阿克江合作的《旧城重现》成为《天使红晕》细节鲜明的倒影——愚月与阿克江两个人的段落也像虚实两面,愚月于此已经几乎没了 Rapper 演绎段落的架子,在叙述之中保持冷静与克制,并将柔和、暧昧交由阿克江呈现;阿克江在此也比《相互凝视热情》更有难以抓稳的飘忽感。
专辑从《旧城重现》由想象转为现实笔迹,《女作家》有专辑此前从未呈现的明确,在“女作家”与“singer”之间的喻指,对公众关注与创作表达的表述也足够短炼直接,在节奏之中萨克斯、钢琴与键盘的层次都有相当的沉静与清晰。《晚点晚点》菊池桃子式的 City Pop 光波莹莹,现实与遐想弥合之际,《银河》带着《决定性瞬间》的恍惚感乍然出现,愚月没有就此“落地”,而是转身扎进《停电》浓烈的情绪回响之中。
《旧城天使》明明的叙事野心以一种意料之外却有微妙恰好的方式实现,整张专辑的浪漫、紧张、伤感都在虚实之中呈现、变换,合适的剪裁所拥有的恰当把控在饱满留下遐想余地的同时滑入下一个回忆片刻,整张专辑也犹如他想表达的状态一般,在不明确的天使面孔与更难捉摸的红色余光之间徘徊——很显然,这样的变换与感触都是在仔细的流行思路之上精致呈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