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ed by 石田吉藏
Genre: Alternative R&B/Synth Pop
Release: 2025
Label: XO
如果你对 2020 年初听《After Hours》的感受还留有印象,那你应该能回忆起彼时在《Beauty Behind the Madness》《Starboy》两张全长专辑后再次于这张 COVID 时代的回归作里那些来自《Trilogy》与《Kiss Land》的熟悉的 PB R&B 极简、冷感的制作色彩的重现——而在从《After Hours》至《Dawn FM》三部曲行至最终章的第五年,最后一次以 The Weeknd 之名发行专辑的 Abel Tesfaye 也在《Hurry Up Tomorrow》中更为完整地将属于生涯起点时刻的“Abel Tesfaye”与名利场相关的“The Weeknd”两种形象贴合,完成了当下阶段的总结(当然去掉收尾的标题曲,你也可以将这张专辑划分为三张七轨的三部曲进行收听,实际上也与《Trilogy》有所对应)。
《Hurry Up Tomorrow》本身已经是一张长达 85 分钟的,足够双碟体量的“长篇巨制”。而先不论本张专辑,将《After Hours》《Dawn FM》《Hurry Up Tomorrow》三部曲放在一个进展的时间线中收听(不过需要忽略部分具体曲目的统筹细节,实际上三张各有各的可以更佳的统筹考量),足以发现三张各类曲目与 Weeknd 生涯大致走向的贴合:《After Hours》上下半张对应足致的 Alternative 新人,至与《Wanderlust》(《Kiss Land》)契合的新的更加流行化的创作着手,再到《Can't Feel My Face》《The Hills》《Starboy》相贴切的流行金曲大合集《Dawn FM》,最终落脚至《THE IDOL》原声,以及更加“看不出野心”的生涯现阶段。的确,《After Hours》里“似乎看见了《Blinding Lights》大爆而加急生产的 Synthwave 同类型曲目”统筹思路于此有了更舒适的理解(至少现在整体来看是顺耳更多了)。
上述不过是一个从曲目和三部曲整个走向来看的“巧合”的延伸思考,但事实也是,《Hurry Up Tomorrow》是目前来看三张专辑中最不显野心的一张。《After Hours》与《Dawn FM》的意气风发与乘胜追击,在《Hurry Up Tomorrow》里转化为一种意料之外的“沉静”。Weeknd 在这张新作中的各色曲目,无论带着怎样的进展都维持着一种能量上的低迷,《Wake Me Up》的进鼓的确有大幕揭开之势,相比《Heartless》三声重鼓的能量饱满而言是实际上更为迂回的;而即使是《São Paulo》这样强劲瓷实的 Baile Funk,的确具有爽感,却在不求精简的剪裁之中带来低迷之感——这些都不算批评,因为事实上的确这样的设计都在专辑中具有合理,但它们都足以让乐迷察觉到《Hurry Up Tomorrow》里的 Weeknd 即使找到了最为成熟、稳当的状态,也拥有明显的“退意”和“收束”感。
这样的感受在专辑中也有其他照应。《Baptized In Fear》《Open Hearts》几乎是“濒死体验”的描写,前者是一首不折不扣的充满忧郁气质的曲目——相比《My Dear Melancholy,》里更多是“暗黑”的声音刻画,《Baptized In Fear》则是完全纯粹地呈现被恐惧推进至抑郁的状态,Weeknd 在 Mixtape 三部曲以来几乎是首次这么完整深刻地展现“沉沦”的情绪感受;即使是能量回温的 Synthwave《Open Hearts》,也在下行的,带有伤感色彩的旋律写作中持续这种坠落、闭塞的状态。更不必论宛若他为 Drake 词曲制作近半张的《Take Care》复现一般的《Niagara Falls》的怀旧与空虚感受。
也由此,Weeknd 在被忧郁贯穿的《Hurry Up Tomorrow》中也仿佛失神。许多乐迷都感受到的“篇幅过长”并不是毫无理由,《Hurry Up Tomorrow》延续前作《Dawn FM》的“Nonstop”思路,也实际上让乐迷听感维持在85分钟里不留喘息空间——因为即使是这张专辑里的抒情或节奏相对缓的一些居于中段的曲目,都带有太过浓厚的情绪,反而让本应该是节奏放松的时刻也带有信息密度,在整体听感上呈现出过分沉重的状态。《Dawn FM》可以在《Out of Time》里找到休息,《After Hours》里也有《Save Your Tears》这样更为轻盈的编排放在两首能量饱满的 Synth Pop 之后进行调和——在《Hurry Up Tomorrow》中你找不到类似的时刻,这里的舒张空间也显得太过深、过沉了,曲目之间的出气空间也被 Nonstop 衔接的考虑占据,反而让从 Mike Dean 到 OPN 八仙过海精致仔细的85分钟找不到一个可以“放下来”的切口。
《Hurry Up Tomorrow》以这样的状态来到听众们的面前有遗憾却也差不多完满了。《I Can't Fucking Sing》的 Interlude 直接令笔者联想到去年在 SoFi 体育场上失声的演出事故(查询 Genius 可知的确是源于此),由此而来《São Paulo》也带着收束感;《Dancing In the Flames》实在可感知到的与专辑中其他时刻都不相同的明丽感似乎是《Dawn FM》收尾曲《Less Than Zero》的延续……《Hurry Up Tomorrow》的处处遗憾与缺失感,在 Weeknd 随处可见的“退意”里都显得完整,正如收尾的干净澄澈抒情的标题曲明显的“I'll accept that it's the end”“I'm done with the lies, I'm done with the loss”“after life”字眼。
《Hurry Up Tomorrow》如以主流流行工业专辑的视角来看的确精致有余却不那么平衡,但足够的另类色彩浸润之间,反而让人感受到《Hurry Up Tomorrow》实在是“Weeknd”最贴近于“Abel Tesfaye”的一刻。并在随处可体会到的,沉重气质中感受到这的确是我们所熟悉的“Weeknd”,以及从名利场中走来的因伤感而私密的最贴切于“Abel Tesfaye”一刻。也自然,情绪色彩的浓重让《Hurry Up Tomorrow》显得意料之外的私人,可能的确不像《After Hours》与《Dawn FM》那么“主流感的易听入耳”,但对于“The Weeknd”这个项目而言,《Hurry Up Tomorrow》是一个非常诚实的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