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ed by DPFM
Genre: Pop/Alt Rock/Indietronica
Release: 2023
Label: Pourquoi Pas
以酷似日本漫画标题为名的专辑,加上有趣的lineup,本该碰撞出许多可能,却被无聊的旋律充斥 成一张每个track都听起来都像filler的感觉,没有两位金曲奖歌后和准歌后的加入,恐怕这些作品 可能永远要留在demo形式积累灰尘,但更惨烈的是这些百无聊赖的曲目在五花八门的编曲的加 成后仍然没有多少层次,有些曲目则是本来平淡却因为编曲往更坏的方向走,反而是编制简单的 民谣替专辑保留了不少颜面。
当两位企划人的企图心并未能和创作者的本心吻合,当创作者的企图只是想要脱离自己作为附 属品的感觉却在专辑制作上仍成为了featurer的附属,而featurer还得为无聊的旋律折衷,就知道 这不会是个多成功的作品。从企划人、整体概念制作、到以多方合作为主的姿态(尤其是当同样以 合作为主推出新专辑的杨乃文,甚至是同团的吴青峰都出了成色更好的专辑),都看不出K6作为主角的锋芒。
取新艺名的举动在电影主题曲带来的衝击则有如昙花一现,从该曲本身的无聊也可预见这张专 辑有如半成品的模样。最惨的是专辑的宏大概念于最终的旋律和音乐性完全不相符,也算是把 “太棒了”和“一无是处”同时放在专辑名字裡面的这个举动,讽刺地表裡如一。
《Misty》配合诡谲的大提琴声和吉他和弦还算是相对安全的开幕,旋律在专辑曲目中已经算是较 为不平淡的,搭配歌声成色不差,歌曲结尾邀请儿子参与vocal,与原featurer的声音的反差增加 层次。间奏使用的synth bass远不像陈珊妮的《情歌》那样低调,凸显出失真,也算是和歌曲主题 吻合。英文的填词则和其他同团员曾有的作词如出一辄。
《爱人软弱》延伸出刘家凯想要凭藉自身悲伤和软弱做出属于自己的《如同悲伤被下载了两次》的 主旨,有诗人也有原reference在场,但是词与演唱,和曲似乎都有种严重的割裂感,并非互相加 成而是互相折衷。词本身对比其他曾由陈珊妮演唱的诗人作词歌曲已经相对疲劳,没有多少新 意。过度repetitive的编曲稍微搬了个另类的套子没有衬托出本就贫瘠的内容,反而让摇滚的节奏 陷入泥沼,搭配“髒”的感觉显得更为矫揉造作,而不是痛快淋漓,旋律更是脱离不了那几个音。结 尾高潮时突然加入的舞曲编制更是突兀,DJ小四在和陈珊妮合作现场《乘喷射机离去》时代的鼓 的类似音色居然能在这裡用上,但律动却没有感染力,没有前者的danceability。对比陈珊妮同样 拥有结尾转F大调的歌曲,《痛瘾》的编曲和音色使用,在蔡得才的把控下还能在“破碎感”的细节中 同时保留音色层次和个人风格。当我以为《(......醉鬼阿Q)》的舞曲编制已经够突兀,这首歌直接突 破了我的想像。
原以为吉他声带入会让我们再度拥有一个民谣时刻,但《若是》的电子鼓音色似乎承接了上首歌 的过时感,用更极简的台语歌词,邀来曹雅雯,依然在重现《如同悲伤被下载了两次》,若没有 featurer本就优美的嗓音以及台语填词,恐怕一直在几个音阶徘徊的这首歌不会有更多别的意 思。接近结尾持续重複的电吉他solo音色土气,旋律无力,彷彿在告诉听众必须提早切歌。
当前可见的由同人因为使用不同名字而互相feature的例子有阅历资深发片量极高的松任谷由实。当两个音乐品牌并未真的确立,自己feature自己的举动其实就显得完全不自洽。搭配合成器 音色的流摇《活著没什麽大不了》在文本方面把许多陈珊妮在演唱会就呈现了的概念用更简单的 文字再反刍一遍,原本轻鬆如白开水的曲风本来就适合原featurer的音色和人设,收入专辑反而 被K6替代,让歌曲的可听性几乎被削减为零。同样repetitive的旋律让本该轻快的歌曲没有多少律 动感,歌者呆板的表现恶化了这个现象。
同名曲让featurer在灵动又慵懒的rap和演唱中开场,对比刘家凯那扁平到底的歌声和同样无聊的 旋律已经令听者心累,专辑在被连续轰炸的一成不变的旋律已经快被活埋,连featurer也无力回 天。廉价的电子音色和摇滚旋律让专辑的energy被消耗到坠入谷底。
衔接而来的《跟自己对话》把专辑的可听度拉回平均值,本该是最适合作为概念延伸开来的歌曲, 从先前提供给好友的创作《线的记忆》便能证明刘家凯确实适合简单的编制。搭配原住民语歌词, Vocalist的歌声,在专辑被过时合成器音色荼毒超过十五分钟后,用熟悉Band Sound让听众有了 喘息的时刻。可惜这已经是专辑的高光。
《Nothing's Real》成为filler中的filler,如同nothing一般的存在感,持续重複的旋律与歌词,选择的 海水ambience和电吉他的加成并没让歌曲听起来“梦幻”,反而沉重,也听出K6对于“混浊”音色的 偏爱,让专辑听著总像是听众的耳朵进了水。当Mitski制作《Nobody》时都知道真正阐述心中黑暗 的主题曲可以选择用轻鬆诙谐的迪斯可舞曲调调带过(而这还是她在制作数张成功的另类、民 谣、摇滚专辑后得出的结论),这首歌的装神弄鬼和佯装alternative就更没价值可言。
《阴暗面》适合作为结尾曲,同样从简的表现搭配洪佩瑜的演唱算是贡献了这张专辑为数不多的 可听时刻。作为陈珊妮提供的词竟在文本方面也显露出疲态,但这疲态和这张专辑瘫软的样子也 算相配。或许从标题开始就注定是这个样子。
专辑整体鬆散,曲目为无意味的拼凑,歌词无病呻吟,编曲也大抵在电子、摇滚、流行和另类的泥 沼中混合成许多意义不明的东西。当K6知道自己不可能凭自身vocal搭配创作出一整张专辑,他 却仍没有在编曲方面学会扬长避短,多数曲目本身旋律也极度乏味,原本无色无味的许多歌曲在 被混浊的吉他和合成器编排荼毒之后令专辑比时长还更囉嗦,而囉嗦之中还言之无物,这居然还 只是八首歌。同时,我并未看出运用的音乐reference给歌曲带来了多少辅佐,但无聊的歌曲就算 是搭上主题相同的歌词、相同的概念,不代表就能环环相扣。电子编曲尤其在这张专辑都被雕琢 出了最丑陋的样子,《亲爱的对象》所达成的平衡在这八首歌中荡然无存,也幸好陈君豪的许多编曲并不张扬“混浊”而是注重“饱满”,虽然有其缺点,但整体听感绝对比刘家凯的风格更干净。
当歌曲本身的内容本来就不够成熟,同时仍无法真正掌握对不同曲风的编曲的了解,lineup无论 使用再多会控制火候的创作者,成品也不会多有卖相更是无法入耳,我实在好奇陈珊妮究竟为K6 的个人意思折衷了多少原本可以提供的意见。如果首张作品在许多有趣的音乐人的加入之后仍 如此步履蹒跚,尤其当统筹到A&R到所有被邀请来的featurer都无法拯救一整张专辑的无力和沉重,是否还值得说出“太棒了”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