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ed by Reo Beans
Genre: K-Pop/Pop Rap/Electropop/Hyperpop
Release: 2021
Label: SM
Laura Snapes曾在公开为在Pitchfork上发表的给Charli XCX的Vroom Vroom打出4.5分而致歉,这一事件不禁让我在写下这篇评价前思索:未来的某一天,K-Pop风潮退却时,我是否也会为今天的这一批评而感到不堪?虽然艺术价值的认定通常滞后,但相较于Charli XCX对流行文化精准的把握,我并不认为孕育K-Pop的娱乐公司是基于同样的理由推出如Savage这种看似标新立异、实则内核庸俗创制廉价的作品。
Snapes在其道歉中将自己“重新认识”Charli的原因归于后者的个人魅力,而未曾提及Hyperpop在当下流行乐坛的尴尬处境。但不可否认的是,Vroom Vroom和Pop 2即便并非正式专辑(前者为一张EP,后者为Charli第三张专辑不幸夭折后补偿发行的Mixtape),却早已成为Hyperpop的标杆性作品。在这种背景下,Snapes的“重新认可”是有理可循的。而Savage之于K-Pop所重演的,似乎仅限于Hyperpop在主流乐坛上的尴尬,却未能突破这一局限。
毋庸置疑,K-Pop因其“兼收并蓄”的特质偶尔能产出优质作品,Savage当然也是这种“集大成”模式下的产物。但K-Pop的强表演性和Hyperpop淡化人声的美学理念却是相互排斥的,其直接后果就是:刺耳。即便“刺耳”也作为Hyperpop的风格特征存在,但对于aespa的受众而言,显然不是最佳策略。这种矛盾在同名主打曲、“aenergy”中尤为明显,也包括问题稍稍缓解了些许的后作“Girls”。
困局并非无解。我们能看到在“ICONIC”(aka “Vroom Vroom” in K-Pop)“Girls” “Spicy”“Salty & Sweet”这些作品中,策划者选择做出的某种平衡,效果非常好,但此时Hyperpop的元素已被稀释至不可辨认的程度。
技术问题更是加剧了上述矛盾。同名曲的编曲和混音均存在瑕疵——前有SOPHIE的“PRODUCT”珠玉在前,制作人依然在重复低劣的“打铁”音效(且不说音效劣质,“I’ll Make You Cry”的开头甚至令人发笑)。SM作为娱乐巨头公司,本不至于因资金不足而请不到好的混音师,这只能归咎于对待音乐创制的懈怠。
考虑到K-Pop的创作流程通常是非线性的——aespa的内容走向在她们出道前就已规划好,绝大部分歌曲在发行前已定型——因此,纵向比较其专辑质量的提升毫无意义。横向来看,Savage夹在“Next Level”那种更大胆、亲民的Mixpop尝试和MY WORLD里更温和、适应的演化的中间地带,这么看来它的存在显得愈加苍白无力。除了为IP圈钱,Savage几乎没有任何先锋性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