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ed by 阿BC的EFG
Genre: Art Rock/Post Rock/Krautrock
Release: 2024
Label: XL
The Smile的第二张全长专辑延续了首张专辑A Light For Attracting Attention中的实验色彩与复杂编曲,在适当减少了音乐中的爵士乐元素后融入了更多的曲风,并向过去的Radiohead做出了回应。
尽管乐队2/3的成员都来自曾经那支无人不知的另类摇滚乐队,但微笑乐队似乎并不打算成为后Radiohead时代的替代品——他们反而在不断探索新的声音,努力打破人们对这个乐队(或是Thom Yorke与Jonny Greenwood这对创作组合的名字所象征的)固有的印象;但在这张专辑中,听者依然可以捕捉到一些来自Radiohead的声音。简而言之,这张专辑是Thom Yorke打破Radiohead对自身束缚的一次努力尝试。
Jonny Greenwood这位天才音乐家在新专中再次操弄起了古典弦乐,这就像是他多年前在Radiohead走入无声无息的休眠前留下的最后的一张专辑A Moon Shaped Pool中所做的一样,只不过与庞大恢弘的前作相比,这张专辑相对比较迷你一点,音乐上更加私人化、独立化,所以弦乐部分并没有完全展开,而是收敛了起来,在人声背后起到了氛围化的修饰作用。比如,在Friend Of A Friend中,弦乐就几乎从头贯穿到尾,其间还伴随着Greenwood的钢琴演奏。这些原声化、古典化的声音,将听众的记忆拉回到了A Moon Shaped Pool。
除了古典弦乐的应用外,鼓手Tom Skinner将复杂多变而灵活跳脱的节拍发挥到了极致,为专辑的编曲带来了一个轻爵士、重氛围的全新结构。丰富多彩的采样,将鼓声包裹在了一种轻盈、虚无缥缈的电子化声音里,架子鼓的声音与虚拟电子声音相互交织,互相融合,容易叫人想到过去Radiohead在电子领域披荆斩棘时所创作出的一些带有IDM性质的段落,只不过这次他们剥去了舞曲的动态,取而代之则是一种趋向于沉静与克制的静态。
同时,乐队也在专辑中加入了各种音乐元素,使得这八首单曲听上去不只是单纯的实验与吟唱。开篇曲目Wall Of Eyes融入了一点Bossa Nova,听上去十分新颖,温暖的民谣吉他演奏搭配上Thom的吟唱,迷幻而含蓄。在Teleharmonic这首空灵、纯净的单曲中,Jonny巧妙地加入了民族乐的元素,用富有异域色彩的器乐演奏,填补了传统弦乐遗留下的空白,为听众带来了不一样的独特听感。而Read The Room则一下子变得“另类”了起来,三大件厚重饱满的声音一响起,仿佛就回到了Radiohead时期。只是前三首单曲,音乐的风格就在不断变化,不断为听众带来新的体验,但并不跳脱生硬,反而每一首歌都恰到好处。当然,还有就是Jonny,这位我最喜欢的另类吉他手,在专辑中演奏出了很多精彩而抓耳的riff段,如Under Our Pillows。这些充满记忆点的段落,在听众厌倦了吟唱与弦乐后,带来了新的刺激。
而作为本专第一首先行单曲的Bending Hectic,在经过重新混音后,在专辑中听上去比单曲要好听了不少。在这首歌刚刚发行时,我对它并没有太大兴趣,但在专辑中再次听到后,我才欣赏到了这首歌的美。
说完了编曲,再来谈一谈这张专辑的核心立意。不得否认的是,Wall Of Eyes依然是一张内省的作品。对于自我的审视一直是Thom Yorke的创作中所关注的一个方面,而新专中阴冷氛围的塑造,恰恰配合了这种方向上的探索。Radiohead向来以抑郁悲观的音乐色彩为人所知,而The Smile,似乎是在Thom Yorke步入中年后,逐渐由悲观的沮丧,转变为偏向于正面的内省式的表达。阴冷之后,就是温暖的底色。从乐队为孩子们表演这件事也可以看出,乐队并不想将自身与过去高冷、阴暗、沮丧的刻板印象捆绑在一起,他们想在这个所谓的Side Project中注入更多鲜活的力量。毕竟,这是一个新的时代。20s的年轻一代听众,在新的音乐浪潮下,正在以更加开放、多元化的态度,接受并聆听如本团这样来自于上个世纪的半新半旧的音乐。
总而言之,Wall Of Eyes是一张足够优秀的当代独立摇滚作品。它不仅反映了老一代摇滚音乐人对当代音乐图景所做出的思考,也体现了传统另类摇滚在20s的重生与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