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s Note
from 石田(不看 Editor's Note 的喝奶茶一定散吸管)
众所周知,UPEE 是一个很爱蹭热度的频道。虽然嘻哈音乐与 UPEE 的定位没有多少重合,但作为同样对这一流派感兴趣的乐迷,我们也有意与大家分享我们认为的华语说唱领域的优秀作品。
相比「华语摇滚最佳200张」,华语说唱专辑的整理有不一样的难点。华语说唱的历史没比摇滚领域短很多,但却有更长的“地下历史”,彼时的作品与当下愈多出现在主流范围的发行有鲜明的从粗糙到精致、从青涩到成熟的不同,作品之间更有因时空区别带来的诸如语境等更多差异,对于音乐场景的意义或作品本身都可以作为考量——整理这个 List,也伴随着更多的纠结和犹豫。
不必标榜客观或全面,仅呈现我们对华语说唱这个音乐场景的理解即可。出于华语说唱的时空要素太混乱的考虑,也出于做榜单习惯,对比较新的作品也会给相对比较谨慎的评价。
排着玩的!如有异议,随便~
一开始封面用的 YoungQueenz,但是上网找到一张好帅的隐藏就换成封面了
50. 安全自救手册
属于安全着陆的遗憾不少,这张专辑中给进入商业化运作的中文主流说唱音乐的某个可能正确的发展方向的暗示或许又让它值得被提及。23首超长体量的《安全自救手册》的冗余之外也有清爽干净的制作风格,对于如今主流愈发异口同声地追求 2020 世代前夕的海外音乐行货末节来说已经的确清澈。
49. 音乐大亨
兼具风味和小巧,延续软硬天师“不正经”的玩闹风格,在进入新世纪愈发探索主流泛独立的香港音乐中已经包含了不少自顾自乐的独立风趣。
48. 嗜睡男孩 Mixtape
bang主席与理会农乐队
47. 葛屁
来自颜社,但从来不是“女版蛋堡”。相较于利用海外成长的流派视野,葛仲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更是将不那么对味的中文咬字转化成对味的腔调和节奏,这是点石成金也是天然优势,同时也是她在华语说唱之中几乎没有替代品的基本盘。
46. 在那东
20 世代应有的具有完整的 DIY 性质且带有明显的 Digger music 属性的作品。对 ZTM41 来说,《在那东》依旧有不少值得更加成熟的部分,只是对于腔调或其他在 rapping 层面的表达瑕不掩瑜,诚意于冷冽制作风格里显然出色的采样审美已经尽数体现。
45. illtacc
收听感觉奇妙的一张作品,在 groovy 和迷幻之中有飘飞的舒适感。
44. WOW COOL
在 90s East Coast 质感之上展开与云南地域气质融合的尝试,绝对纯正和对味的 Boombap 已经让他们在当下成为值得称赞的团体,足够硬朗的成熟状态则让人感到意外惊喜。
43. 城墙内外
可不是 G-Funk 生搬硬套,纯好听成这样了算个毛生搬硬套!
42. The North
真诚,稳重,即使是感情深刻的文本也在 Kigga 充满冷静的表达中有兼容了现实的诗感。相比许多在回忆中挖掘最终走向自我感动的作品,《The North》不带有任何端着的姿态,这让它对于与听众共鸣来说无比贴切。
41. 无码行空
2010 年代初的宁波/杭州地下说唱场景记录,舒爽、干净、清澈,Boombap 基本框架上糅杂 G-Funk 和 Soul 影响痕迹,U180 的音乐几乎不带有任何噱头,也证明地域并不是一种印象,而是在音乐里浸透而出的气质。
40. Higher Brothers Mixtape
/
39. 健康歌曲
绝对的好听不需要理由,夜猫组在《健康歌曲》中展现了珍贵的状态:没有任何刻意的放空,玩味本身即是态度。不仅对于颜社而言,《健康歌曲》也是台湾说唱音乐进入更后 10s 独立音乐的“去 genre 化”的证明,这本身也是在当代对嘻哈音乐的一种理解。
38. Young Fresh Chin II
20s 的底层叙事是容易“噱头化”的,但夏之禹却是例外。私人视角是要点,场景重现则是方法,避免了印象迎合,走向了对符合华语说唱语境的街头生活的诠释和演绎。《Young Fresh Chin II》被凸显出的“尖锐”“犀利”是环境所致,来源于以下往上生长出的现实感则是这张专辑本身自有而散发出的。
37. 坚持到底
在“虚张声势”之下是显然的诚恳,初步的叙事尝试已经能接近完整地留下彼时的真实感受。《坚持到底》并不会因为冯笑的“A gangsta mind”变成耍狠的作品,相反这张专辑有太多在——*其实我是写完了的,但是这一段后来丢掉了,索性不补了,我懒得*
36. Cheer Up
对味也是竹游人出色的一点,虽然竹游人有时会被乐迷认为属于中文说唱的内容不够多,但在这唯一一张作品中他们完整留下了彼时的嘻哈音乐人在扩展中文说唱韵脚拓展和于音乐层面多样性的尝试,并的确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35. THE LIGHT
Sbazzo 或隐藏背负了很多的“历史意义”,《THE LIGHT》在此之外也似乎带着一份最早一批创作者继续往前发展的追求,成功或否,也的确让这张专辑相对于许多同期创作来说也拥不具有那么固步自封的姿态。如果说隐藏本身的成员组成还不算“国际关系”的开始,那么《THE LIGHT》里与 Havoc (Mobb Deep) 的合作很难不是中文说唱史上最早的“East meets the West”最确切的时刻。
34. Undertruth Mixtape
T.D.T. 2018年开始的 Mixtape 系列的第一辑,Beats 和文本都足够狠硬,依旧是从底层叙事出发的地下之声。
33. 为人民服务
粗糙也原始,但《为人民服务》并不是仅仅因为“第一张中文说唱作品”就被抬高的作品。隐藏在第一张专辑中留下了最早一批音乐人几乎是扔掉顾虑的精神,在生活化的表达中确定了中文说唱对真实的长期追求和与底层叙事关联的属性。此时还不好说多具体或明确的“地下精神”,《为人民服务》却依旧有比 00 年代末葡桃等人的时期或在商业运作时代更对音乐认真的态度。
32. 虫洞理论
抽象意味的文本带着想象力四处横飞,在完整的专辑叙事中让 Wu-tang 味满满的制作也有冷峻与科技相互依托呈现的利落感。
31. Black New New
不应当被遗忘的沪语说唱团队。在这张 Black New New 同名合辑中,他们通过摇摆感明确的编排留下了从 09 到 12 年左右的上海地下说唱场景生态。而在 Jazzy Hip Hop 的框架之中,Black New New 有强烈的在地意识和自信色彩。
30. Wake Up
走到台前并不是因为这是一张获得了“金曲奖最佳国语专辑”的作品。跟地下时代的叁劈《巨蟒》一同走来的“狗氏低俗”,带着《我的生活II》里与宋岳庭一起的地下精神,在主流厂牌的品控之中成为了前一时期最清晰的声音记录,同时放大《哈狗帮》里 Pop Rap 的玩趣与流行可能成为下一时期说唱场景继续走向主流的指引。
29. Life's A Struggle
成为精神偶像或文化符号的确会有招致在评价上被意义盖过音乐本身的必然,但这本身也是给这一音乐场景持续提供文本方向的佐证。除此之外,《Life's A Struggle》内含的对秩序抗争及源于对抗秩序本身的恐惧之文本价值,与几乎所有说唱音乐人一致的在地下汲取海外音乐影响的共鸣之场景记录,都注定了这是一张无可替代的作品。
28. 午夜列车上的告别
与其说是一盘对地下时代的追忆,更像是对往日往事的重返。在 Lu1 和 Cee 几近是散文诗的文本上,《午夜列车上的告别》冷峻内敛的制作气质反而透露出意外的情怀意味,相比许多把倾注感情用作感染听众之幌子的作品,这一张在细腻氛围之中有更有效、精准的情绪连接。
27. Winter Sweet
更进一步的氛围化带来的是更加“碎碎念”和更为细腻的收听感受,在愈发轻盈和简化的节奏的段落之中仔细营造即兴的暧昧,在《Winter Sweet》里的蛋堡走向更成熟与纯粹,至此确立了自己的美学和风格成为中文说唱自成一派的音乐人。
26. 孤胆
毫无疑问的扎实的佳作。在港片印象之上进行的采样再创作有最具深邃而浓厚的本土底色和文化意味,Grymeman 的街头有所有中文说唱 Boombap 同类型至今都未企及的明确的场景氛围,well-produced 以至于可以成为当代粤语说唱最有“地域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25. 逍遥客
“我不说唱,只与万物对话”可能玄乎,但已经大体指出了《逍遥客》在叙事中追求意识化的创作方向以及基于中式虚实美学的制作气质。但与一系列依傍中国风的“印象描摹”不同,小老虎在完整的叙事中有具体而实在的思索和遐想,这让《逍遥客》在现实感中也有了更多浪漫的发散。
24. 小人国
悦耳感、流行性、文本价值和思想齐聚的 Pop Rap 佳作。小人在《小人国》呈现了十足的浪漫,并以现实寓言所具的讽刺味和适时感完成表达向更深邃的升维。有意趣和思考的创作者很多,小人在趣味与冷静之中透出的作者性却让《小人国》成为可以一直让人再次点开,从他的视角延续思考的作品。
23. It's All Good
来自意识流表达和摇摆感制作的飘忽感,把 Jazz Hip Hop 的目光从律动转移到氛围,在流动感的声响中试图维持发散与不确定的状态,诚然是一张充满了创作者意识的佳作。
22. 顽石点头
Abstract Hip Hop 在此不以 drumless 呈现,反而是在有逸致又齐整的状态实现以不明厘清道理的精神,SouthSide Samurai 以 Reconnector 之名做出的“重新连接”并不是通过佛学或宗教进行对自己的重新梳理,而是接更加意识化的创作思路完成一次不预设听众预期的自我表达。
21. Grand Voyage's Lunch Tunes
采样趣味,文本趣味,DDM 依旧维持着自成一派的玩弄精神。在《Lunch Tunes》之中的 DDM 是不再“地下”的,但也的确不如直说“地下”从来不是在他们思路中一定要遵循的要素,更多是不受拘束的随性状态。在鲜活又稳当的制作与松弛、把控兼具的文本配合出中文说唱的绝对个性代表。
20. Li Shao Long
花活满满的流派融合,直练的文本和尚不成熟的“相声 Rap Rock”表达达成了属于千禧年中国大陆的时空标记。
19. 麻木星人地球行
完整的概念叙事在精致仔细的制作中有让人赞叹的魅力,几乎跳脱在中文语境之外、属于“麻木星”的独特作品,以充满空间感的声音编排呈现的饱满想象力和另类气质让这张作品成为名副其实的中文说唱异色之作。
18. Matt Force
作为港式 Jazz Hip Hop 代表的同时,《Matt Force》也是一张以时代变化中香港生活与城市人群的弧光汇聚成的现实记述和延伸思考。Matt Force 略沙哑的声音与干练的制作风格之间有克制与悲观同行的情绪厚度,在收听中令人愈感其杂陈的精彩。
17. 拷!!出来了!!!
政治同样是嘻哈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拷秋勤的在地意识没有让政治表达的意图全然凌驾于说和制作之上,《拷!!出来了!!!》依旧是可听性明显,玩味和多样性遍布一整张专辑收听感受的悦耳佳作。
16. 虾必说贰点零
的确每一个惨逼身上都有愤青的一部分,然而恐龙李的表达在完全且贴切的亲历视角能带来直截的打动和感染力,在《司机脱衣》这样的 Freestyle 中也有与乐迷有珍贵的亲近感,《虾必说2.0》实在不是一张“为了批判而批判”的愤青表达,它纯粹是来自“我们”的声音。
15. Interact
Half a Blunt 绝对稳当的 90s East Coast 风味,配合 Dirty Moss 对于社会以及中文说唱生态现状的表达,成为“undaloop 发行”有代表性的一张作品。
14. W.T.F.
每一个音乐场景都应该拥有的“经典专辑”。《W.T.F.》从各种意义上都是一张“纯正”的中文说唱作品,底层视角之上展开,真实、直截而确切的地下表达,完整地延续北京说唱的精神和思想——与其说为 undaloop 打响名号,龙胆紫更的确是代表着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一批人在坚守。
13. 精神分裂
各方面都完整、成熟、稳当的佳作,可见锋芒的采样思路,贯穿 Dumdue 及其成员日后作品的实验精神,舒适感满满的粤语腔调,《精神分裂》有尽致呈现的散漫和轻松。Dumdue 一直都能证明气质是比单纯的“形象”要重要得多的。
12. Feel the Rhythm
以 Dumdue 制作的最后一张找到了肥宝最有掌控力的状态,松弛又对味的节奏和在变化中就有极致魅力的律动,即使是同样发挥出水准的阿龙和唐人踢,《Feel the Rhythm》里的肥宝也依旧极致自如,毫无疑问是中文说唱最不容错过的作品之一。
11. 母语
延续 Itsogoo 的气力,他们依旧是华语 Jazz Hip Hop 里足具个性又持续进行反流派尝试的代表。剔透舒适的节奏配合的不是飘忽印象,反而是更为致密、紧练而直露的文本,《母语》的收听感受也维持在 Chill 气质和几乎冲撞而来的信息之间。周士爵有属于他自己的节奏,在紧致的表达之上有独到的利落,政治性与警示意味和疏而不漏的精致制作有意料之外的配合微妙。如果说此前的 Itsogoo 更多还是在作为 musician 的本格中,那么《母语》十足的表达欲则让他们前所未有地以自己的姿态穿梭于现实语境之中。
10. 一定是爆炸么?
冷静而浪漫,无法触摸的遐想和意识在太空场景中似乎有了形体。此前的小老虎作品因为更明显的“确定感”获人青睐,而在开始与 SoulSpeak 合作的《一定是爆炸么?》开始,小老虎日渐放大他音乐之中艺术化、意识化的内容,也至此成为拥有自己的“另类的音乐语言”自成一派的创作者,这样的作者气质实在是珍贵的。
9. F.T.W.
在《F.T.W.》里的龙胆紫不需要通过这样那样的定语获得加持或拔高,跳过了表达的功利性,避免以词为噱头却依旧言之有物,之外是理想均衡的制作,即使是有对龙胆紫的收听预期,《F.T.W.》依旧呈现出值得肯定的状态。就像 undaloop 一直可谓中文说唱里的“正派”与“另类”,《F.T.W.》也证明龙胆紫并不是被地位和意义架着的活化石,他们依旧在持续地表达与输出——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乐迷认为说唱本身已经是精神。
8. LazyMuthaFucka
Hardcore Hip Hop 在浓厚的地域色彩中生长出的结果,必然与政治、讽刺,以及狠辣的表达相关,以及 90s 时代的地方文化场景相关联。Beastie Boys 的影响鲜明,力道明确的同时留下了香港 Indie 在反叛、活泼、冷硬之间的集体状态。
7. Wait For My Kid
多视角叙事依靠完整贯彻的专辑意识,高效率的故事呈现和观点传达依靠精准明确的文本框架,在长篇幅中利落安排信息依靠情绪起伏连贯的整体制作。在变化之中有有毫不乏味的 storytelling,DDM 团体作为中文地下说唱最神秘也最有乐迷意识的创作团体,在 Ghost Digga 的这张专辑展现出了出众的把控收听者注意力的创作和制作,在段落的间隙也有维持松紧又丝毫不让人掉以轻心的采样片刻或细微变化,实在是一张在粗糙中也能足见精致仔细的佳作。
6. T病毒实验室
作者意识主导,在拼贴感审美中对采样材料进行充满想象力的实验尝试,可听性趣味与艺术化思考兼具,由简洁入深刻。
5. 未知艺术家
跟许多地下说唱的“脏”都不同,In3 把态度放在生活调侃之中,对约束有不受约束的抒怀,与其为了愤怒而耍狠,《未知艺术家》更要痛快。从 Mobb Deep 到 Biggie,In3 在《未知艺术家》如陈昊然所言的确往前挖掘,并在此之上进行了完整的对他们的嘻哈进行了定义。作为地下的同时,这也是一张尽致地带着鲜明的作者态度和平衡的专辑意识制作的作品,本就应当成为中文地下说唱最值得被主流所接触的那一批作品。
4. 异常火曜日
YoungQueenz 的“至此往后”跟龙胆紫的至此往后有所不同,他在从此往后的属于更新一代的场景人群中理所当然地成为“新”的一批音乐人的代表。《异常火曜日》有来自精气神的气力,他的表达除了在地色彩之外却在采样和文本之间拥有更多“worldwide”视角的表达,更自然地与这个世代的愈发年轻的说唱场景贯连起来。
3. 你所不知道的杜振熙之内部整修
对私人内容的挖掘永远会是表达的重要选题之一,蛋堡的自我剖析并不是一直保持着强硬和严肃的态度,在克制、冷静和屏息之间悄然完成向内的连接与理解。在 A 面一气呵成的利落中逐渐展开的面孔呈现,B 面则有更多的沉默给形象打出更深邃、鲜活的姿态。前所未有的存在感强烈赤裸的情绪,带来的是最为沉重和充满纠结的共情过程和收听体验,而在干练的情感直陈边际,全是令人动容的浪漫。
2. Da Dickminerz Presents: MC Hip's Legendary Dicken Years
好听成这样还想怎样?Funky 化的制作带来十足的悦耳性,Flow 之间带来的逗趣本身就充满吸引力,点石成金但从不喧宾夺主的采样穿梭在编年史曲序之间——DDM 的乐迷意识在《Dicken Years》自然而然地转化成听感至上的舒适感受和广阔的创作视野,没有地下创作可以像《Dicken Years》一样在个性趣味和表达姿态之间找到这么天然的平衡。
1. 趣味小常识
《趣味小常识》有仅此一份强烈而深刻的“属于中文的”的属性,直接的脏话和意味明确的插科打诨都紧密与表达意识相连,出于创作时间或表达状态之间的不同都有几乎一致的准确,并在文本幽默里带来玩味或感动。这些出于与语境直接关联的内容具有自然的合理性,即使是从底层、地域、个人的看似局限的视角中也能引出明确且基本完整的可读性与共鸣可能。不需要很多就能大体说完。
整理 & 编辑:石田吉藏
特别鸣谢:thunderdog99